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近期见网友Looksee的精华之句:“真的不用太纠结于发音是否地道。但应清晰,不含糊,不混淆。”说的到位,颇为称赞的关键点是:清晰。对此深有体会,也一下子想起多年前在外院的一次语音培训班,外教老师强调的就是这个:清晰。
他教学的核心是:要让人听懂,你就要说的清晰;不在于你说的多么快,多么的流利。
他让每一个人都自我介绍,真有英语说的滚瓜烂熟的,暗自敬佩。等到最后老师总结时,大泼冷水。在英国(美语还不流行的年代),如果是第一次听你说,不会有人能真正理解。言外之意是说,囫囵吞枣般的不清晰,当然是以语音老师的尺度来衡量是有不小的差距。
既然是语音培训班,老师花大力气纠正的就是发音,记得主要是:口型(也有叫唇型的)、舌型和语气,还有别的,忘记了(就这三点记的牢固)。
口型不到位,发出的声音就不完整。舌型不到位,别人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或是听岔了,如six和sex。语气,不是升降调,而是气流从口腔中冲出来的强度,重音要真正的读(说)出来,比如street。单是语气还分什么语速、语调、语音等等,应读长音的读成了短音;就象是唱歌一样,明明是四拍的,偏偏唱成了三拍。
与老外交流多了才发现,其实他们口型的变化是明显的,而我们在面对面时只注意与其的“听”和“说”,却忽视了“看”;只看了对方的眼睛,却忽视了嘴。电视播音员的口型都是经过专业训练,无论中外都是一样,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做一个测试:先大致了解一下新闻的背景,然后将电视设到静音后观察播音员口型的变化,基本上能猜出她说的是什么。央视外语频道播音员的口型更是标准到了夸张的程度,说话时嘴翘的老高,张的老大。要知道在中国,一个耀眼的职位是千里挑一的,非到人上人时才能“现眼”。
回想起这位绅士风度般的英国老师的第一次课,让大家记忆犹新。
秋天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带着想见又怕的心情等待老师的进门。正当大家窃窃私语的时候门开了,即刻鸦雀无声,主办单位的人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后英语老师闪亮登场了。
五十多岁,身材不高微胖,粉红色的脸上带着笑容,穿了件宽条绒的上衣,头上戴了顶墨绿色的条绒礼帽。
他会讲几句中文,问候大家后就在干净的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Davis,然后又在旁边用中文写上戴维斯。写完黑板转身就说,我叫戴维斯,是戴绿帽子的戴。顿时一片欢笑,严肃而紧张的课堂气氛一扫而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他教学的核心是:要让人听懂,你就要说的清晰;不在于你说的多么快,多么的流利。
他让每一个人都自我介绍,真有英语说的滚瓜烂熟的,暗自敬佩。等到最后老师总结时,大泼冷水。在英国(美语还不流行的年代),如果是第一次听你说,不会有人能真正理解。言外之意是说,囫囵吞枣般的不清晰,当然是以语音老师的尺度来衡量是有不小的差距。
既然是语音培训班,老师花大力气纠正的就是发音,记得主要是:口型(也有叫唇型的)、舌型和语气,还有别的,忘记了(就这三点记的牢固)。
口型不到位,发出的声音就不完整。舌型不到位,别人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或是听岔了,如six和sex。语气,不是升降调,而是气流从口腔中冲出来的强度,重音要真正的读(说)出来,比如street。单是语气还分什么语速、语调、语音等等,应读长音的读成了短音;就象是唱歌一样,明明是四拍的,偏偏唱成了三拍。
与老外交流多了才发现,其实他们口型的变化是明显的,而我们在面对面时只注意与其的“听”和“说”,却忽视了“看”;只看了对方的眼睛,却忽视了嘴。电视播音员的口型都是经过专业训练,无论中外都是一样,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做一个测试:先大致了解一下新闻的背景,然后将电视设到静音后观察播音员口型的变化,基本上能猜出她说的是什么。央视外语频道播音员的口型更是标准到了夸张的程度,说话时嘴翘的老高,张的老大。要知道在中国,一个耀眼的职位是千里挑一的,非到人上人时才能“现眼”。
回想起这位绅士风度般的英国老师的第一次课,让大家记忆犹新。
秋天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带着想见又怕的心情等待老师的进门。正当大家窃窃私语的时候门开了,即刻鸦雀无声,主办单位的人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后英语老师闪亮登场了。
五十多岁,身材不高微胖,粉红色的脸上带着笑容,穿了件宽条绒的上衣,头上戴了顶墨绿色的条绒礼帽。
他会讲几句中文,问候大家后就在干净的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Davis,然后又在旁边用中文写上戴维斯。写完黑板转身就说,我叫戴维斯,是戴绿帽子的戴。顿时一片欢笑,严肃而紧张的课堂气氛一扫而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