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难得的敢讲真话的文章。大体意思不错,就是写得有点怪诞,前面部分看得头晕,难道就不能用些明白易懂的大实话来说明问题?好多人写文章都是怕自己显得不够高深,或者是艰深的文章看多写多了,不会说浅近直白的话。。。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些提法也不敢苟同--例如:“拨开种种的语言迷雾,书法远没有那么神秘,也更不是多么神圣的高深艺术,它只是一种工具性熟练使用的偶然结果,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文化的方向性误会。”“他们似乎都是把书写作为表达自己的一种工具和过程,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写字仅仅是完成目的表达的无奈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最终目的和结果。”,还有对人相貌气质的评论,如果不是长期了解,仅从外貌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所谓的艺术气质,感觉是无稽之谈。
最后几段到是切中肯紊:


欧阳中石书法作品问题出在那里呢?

其一,欧阳中石的书法,既然称为师承吴玉如,却毫无吴玉如的风神,不仅将军角弓不得控,间架结构全无,书法神韵一丝无有。他不知中国书法“求脱”二字的深层含义,仅仅在形式层靣上去“求”,最终导致了书法的工匠价值,而丧失了个人主义的精神象征。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是眼下“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当代“做大,做强”的媚世主义者的代言人;掩埋了作为艺术家的悲悯情怀和干予人性的文化人的担当。古人所谓的“求”,指的是从立言到立功,从立功到立德的生命进境;然后再从立德到立功,从立功到立言的形式与精神的双向“脱颖而出”。脱,脱口而出者也,此匪昜之境也。

其二,欧阳中石的书法系野狐禅,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写,徐慎谓之“置也”,意思是说,把心源经营了大半生的意境“搬”到纸上,成为精神家园的信念。欧阳中石的书法意识以拙劣手工搬运前人技法,不明经营生命境界之理,自然便无“家”可搬。完全丧失了抒情性的艺术功用。

其三,欧阳中石不懂中国书法的用笔、笔势、格调,不知中国毛笔“性格”。犹如中医不了解“药性”与“人性”的辩证关系;倘阴阳不分,虚实不辩,那是要死人的!中国书画用笔着力在一个“转”字,转什么,自然是把心灵的内景层“转”到纸上,创造生命景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全在笔墨功力支援意识。欧阳中石的书法,不能引“笔墨”为“知己”,仅以“工具”驱使之,导致书法作品气韵皆失生命全无。艺术家应该视“笔墨”为自己的“骨肉”;与我们的手指一样“十指连心”;没有这一精神追求,永远是中国书画的门外汉!

中国书法必须以毛笔的“锋”来曲尽心声,无论中锋、侧锋,卧锋、逆锋都必须以“锋”为依托;得锋则得意,见锋则见心,逆锋蔵志,顺锋展怀,回锋曲意,顿锋歛气,提锋则逸,按锋则拙,裹锋见深致,露锋出气韵。欧阳中石先生下笔不辩虚实,落墨不知阴阳,以抹代写,以直代曲,以形代意,以名代实,如之奈何?欧阳中石对自己的“家底”是略知一二的,他多次谈到自己于书写还勉强,至于“艺术”一道实在不敢当;社会慷慨送给他的“兰亭终身成就奖”,欧阳中石诚惶诚恐,一再表示自己“不够格”。但中国人有偶象崇拜癖,偏要把书法大师的贵冠戴在“不够格”的欧阳中石头上!何况欧阳中石不仅仅是博师生导师,而是为数不多的博士后导师!君不见当代呼风唤雨的书法巨头---欧阳中石,一不知有人格,二不知有境界,三不知“笔墨”为何物;这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诚如东汉时期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欧阳中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真正是误人子弟的假货---冒牌货。欧阳中石现象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灾难。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诗书画苑 / 欧阳中石80年代讲欧楷——《九成宫》视频
    • 这个太有价值了!早看到就好了,少走很多弯路。
    • 对他片中的这个说法有点怀疑--笔法不重要,要看效果, 效果达到了,什么笔法不重要。觉得有点本末倒置。明清以降,很多书者越来越不重视笔法,笔法衰败,书法的传统审美(格调、意境、气韵等)无所依托。我还是觉得笔法非常非常重要。
      • 我理解欧阳说的是有效的并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用筷子一样,每个人的用法都略有不同,但目的是夹菜,夹不上菜来,姿势再好也是干着急。
        • 已有所成的要摆脱笔法教条以求自由,尚未有成的要掌握笔法规范以求有成,必要的阶段吧。洋人拿筷子,总要学学中国人的基本办法
      • 同意。效果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没有笔法,效果又从何而来?
    • 非常欣赏欧阳中石一丝不苟的作风,中国正是因为总有他这样的治学严谨之士,汉字书法才一代代得以传承。
    • 对欧阳中石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当代名家。但就这个视频里的书写,说点不敬的话,笔法好像很有问题。。。Google了一下他的作品,笔法呆板,缺乏韵味和灵动之气,实在很难说好。可能因为他是学碑的,可是跟于右任一比,感觉也差太远了。。。
      • :)
        • 这个视频更证实了我的猜测,名家居然不会用笔!
      • 这个说的比较透彻 -- 《欧阳中石批判》
        • 难得的敢讲真话的文章。大体意思不错,就是写得有点怪诞,前面部分看得头晕,难道就不能用些明白易懂的大实话来说明问题?好多人写文章都是怕自己显得不够高深,或者是艰深的文章看多写多了,不会说浅近直白的话。。。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些提法也不敢苟同--例如:“拨开种种的语言迷雾,书法远没有那么神秘,也更不是多么神圣的高深艺术,它只是一种工具性熟练使用的偶然结果,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文化的方向性误会。”“他们似乎都是把书写作为表达自己的一种工具和过程,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写字仅仅是完成目的表达的无奈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最终目的和结果。”,还有对人相貌气质的评论,如果不是长期了解,仅从外貌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所谓的艺术气质,感觉是无稽之谈。
          最后几段到是切中肯紊:


          欧阳中石书法作品问题出在那里呢?

          其一,欧阳中石的书法,既然称为师承吴玉如,却毫无吴玉如的风神,不仅将军角弓不得控,间架结构全无,书法神韵一丝无有。他不知中国书法“求脱”二字的深层含义,仅仅在形式层靣上去“求”,最终导致了书法的工匠价值,而丧失了个人主义的精神象征。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是眼下“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当代“做大,做强”的媚世主义者的代言人;掩埋了作为艺术家的悲悯情怀和干予人性的文化人的担当。古人所谓的“求”,指的是从立言到立功,从立功到立德的生命进境;然后再从立德到立功,从立功到立言的形式与精神的双向“脱颖而出”。脱,脱口而出者也,此匪昜之境也。

          其二,欧阳中石的书法系野狐禅,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写,徐慎谓之“置也”,意思是说,把心源经营了大半生的意境“搬”到纸上,成为精神家园的信念。欧阳中石的书法意识以拙劣手工搬运前人技法,不明经营生命境界之理,自然便无“家”可搬。完全丧失了抒情性的艺术功用。

          其三,欧阳中石不懂中国书法的用笔、笔势、格调,不知中国毛笔“性格”。犹如中医不了解“药性”与“人性”的辩证关系;倘阴阳不分,虚实不辩,那是要死人的!中国书画用笔着力在一个“转”字,转什么,自然是把心灵的内景层“转”到纸上,创造生命景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全在笔墨功力支援意识。欧阳中石的书法,不能引“笔墨”为“知己”,仅以“工具”驱使之,导致书法作品气韵皆失生命全无。艺术家应该视“笔墨”为自己的“骨肉”;与我们的手指一样“十指连心”;没有这一精神追求,永远是中国书画的门外汉!

          中国书法必须以毛笔的“锋”来曲尽心声,无论中锋、侧锋,卧锋、逆锋都必须以“锋”为依托;得锋则得意,见锋则见心,逆锋蔵志,顺锋展怀,回锋曲意,顿锋歛气,提锋则逸,按锋则拙,裹锋见深致,露锋出气韵。欧阳中石先生下笔不辩虚实,落墨不知阴阳,以抹代写,以直代曲,以形代意,以名代实,如之奈何?欧阳中石对自己的“家底”是略知一二的,他多次谈到自己于书写还勉强,至于“艺术”一道实在不敢当;社会慷慨送给他的“兰亭终身成就奖”,欧阳中石诚惶诚恐,一再表示自己“不够格”。但中国人有偶象崇拜癖,偏要把书法大师的贵冠戴在“不够格”的欧阳中石头上!何况欧阳中石不仅仅是博师生导师,而是为数不多的博士后导师!君不见当代呼风唤雨的书法巨头---欧阳中石,一不知有人格,二不知有境界,三不知“笔墨”为何物;这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诚如东汉时期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欧阳中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真正是误人子弟的假货---冒牌货。欧阳中石现象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灾难。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是太了解欧阳中石,但看了楼主的视频(30几分钟)感觉他是个认真写字的人,正楷写得一丝不苟,至少在结构方面是这样。
            • 他原来是唱戏的-京剧四大须生之奚派传人 (链接为《珠帘寨》和《白帝城》)
            • 许戈辉《名人面对面》专访:欧阳中石
              • 许戈辉老了。。。
                • 是啊,你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