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在大院子里,叔叔阿姨五湖四海的口音很是热闹,也分不清哪里是哪里。
这样自由的环境,每家都固执己见,坚持自家的孩子说自家的话。母亲是坚决的执行者。
作为未能回到家乡的知青,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另外一层深意,我想也是对自己做为省城人的自傲吧。苏北话太侉,自己的千金万万不能学的,呵呵。
上小学还好,单位子弟学校,孩子们都非本地人,交流的通用的语言就是普通话。及至上了初中,开始觉得格格不入了,嗯,沉闷与世隔绝的少年时期,我把它归咎于语言的隔阂。
真的是两头尴尬的事情。每年寒暑假回外婆家,舅舅们高呼:小侉子来了,来,讲句苏北话!仿佛从那时候起,命中注定,一辈子没有可以归属的族群。
没有家乡,没有方言,说出的话,仿佛也少了分量。
这样自由的环境,每家都固执己见,坚持自家的孩子说自家的话。母亲是坚决的执行者。
作为未能回到家乡的知青,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另外一层深意,我想也是对自己做为省城人的自傲吧。苏北话太侉,自己的千金万万不能学的,呵呵。
上小学还好,单位子弟学校,孩子们都非本地人,交流的通用的语言就是普通话。及至上了初中,开始觉得格格不入了,嗯,沉闷与世隔绝的少年时期,我把它归咎于语言的隔阂。
真的是两头尴尬的事情。每年寒暑假回外婆家,舅舅们高呼:小侉子来了,来,讲句苏北话!仿佛从那时候起,命中注定,一辈子没有可以归属的族群。
没有家乡,没有方言,说出的话,仿佛也少了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