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网上灌水,提到了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对于上海话俚语的积淀,盎三。提到了盎三是来自洋泾浜英语的on sale。
早期的的上海在开埠之后,上海方言就断断续续受到英语的影响,形成了洋泾浜英语之后,早期中国的英语译音也开始受到上海方言化的影响。洋泾浜,一种说法大概是在今天上海北京路的位置,当时是英租界与不是租界的闸北和虹口的分界线。原来是一条小的臭水浜,不宽。当时要到租界去,上海人都会趟过水去,到租界去混生意。这里也就成了上海方言与英语的语言交汇点,而在这条臭水浜两边瞎混的人讲起话来老是夹七夹八地英语上海话同时开腔,幽默的上海人就把喜欢讲这种“三明治”语言的人戏称为“洋泾浜”。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的一些单词就直接进入了上海方言,并影响到了早期中国英语的汉译音。比如,先生,早期的译音是“密斯脱”,而不是“密斯特”,就因为上海话的“脱”读特音。又如水泥叫水门汀,用国语是怎么也读不出水泥的英语发音的,一用上海话,就非常接近英语的cement了。席梦思是上海人把名牌床垫的牌子simons 作为这类西式床垫的统称,到今天,上海乃至全国,就是知道席梦思是床垫的多,而知道mattress是床垫的少......。
可以讲,早期英语的汉译音,在海外是受粤语的影响,因为广东人出洋早而多,比如,芝加哥,用粤语以外的方言是肯定读不出"Chicago"这个音的。广东人读芝为鸡,芝麻糊读成鸡麻湖,哥哥读成蝈蝈,因此,“鸡胛蝈”就很接近广东人的”芝加哥”了。在海内呢,英语的汉译音就很受上海话的影响了。
反过来,上海方言也受到了英语的影响,特别是洋泾浜英语对于上海人的直接语言接触,不仅导致了英语对于上海话的渗透,同时还反映了上海人接受消化这种语言交汇现象时,有点“自说自话”。以下几例是我出国以后没事可做之际,积累起来的,希望上海老乡们都来看看我的“瞎三话四”是不是有道理。
上述盎三是第一例。on sale照今天上海人的理解,是大甩卖,吓人一点,就是跳楼价大甩卖。但是,如果一个上海小姑娘带着不屑的口气说:“格个宁老盎三的”(这个人很on-sale),那么就不是说这个人要被跳楼大甩卖了,而是说这个人阴险,贪了人家的便宜还装作为别人好,或者用烂货充作便宜货卖,总之就是心底坏而又心术不正。这其实可以看出早期上海人对于那些在上海搞"on sale"促销的高鼻头蓝眼睛的“西洋景”的看法,而且是一种“拆穿西洋景”的看法。
原来所谓的on sale就是把卖不出去的积压货,过时货或者蹩脚货,装作可怜兮兮地标上一个大跌价,哄人来买。依此类推到做人的德行,盎三就变成贬斥一个人做人鬼祟猫腻,还要充好人的俚语。同时上海人还会讲“这记事体有点搞得太昂三了”,用昂三来表示一种事情的尴尬,不顺。其实也是体现了上海人对生意经的一种观察。试想,生意做得好,就不必装可怜搞“昂三”,只有搞僵了,才会不得不去搞“昂三”。所以,搞昂三了,在上海人的眼中也就是搞僵了。由此种早期上海人对于on sale的商业行为的观察而积淀出来的上海方言,就是上海人在消化英语时典型的“自说自话”。
“混腔司”。英语中有一个词,叫“take a chance”,一种意思就是图侥幸,钻空子。上海人觉得“take”不够表达这种意思,就改为“混”,好贴切,真有点觉得英国人应该跟牢上海人学英语。今天有点年份的老上海看到某人做事不踏实,只想凭侥幸混日迹,或者想从自己这里钻空子得到非分的好处,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地说:“又来混腔司了,侬想混啥格腔司啦?”英语只会说“don't take a chance!”上海人不仅把take活用翻译成“混”,还在中间加上“啥格”,这样,一句“混啥格腔司”就活脱脱地比过了英语的“don't take a chance,”充满了生气,很能表达出来说话人的心情,真有点叫我佩服早期的洋泾浜老乡。
“促克”,一般认为就是促狭,但也很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trick”。只要查一查英语辞典,就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是:骗局,诡计,恶作剧,与促狭的意思相通。我不晓得是不是可以确切地认定“促克”就是trick,但是上海人爱讲的“刁钻促克”应该还是有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上海话“刁钻trick”,虽然促克的意思应该更贴近与英语“tricky”。促克是促狭还是trick,还不能定论,但我的直觉是倾向于洋泾浜英语的。
推板。上海人说什么事或什么人糟糕或不好,经常会说“格个人推板勿啦”,“格记伊忒推板了”。如果用当年不列颠腔来说英语“too bad”,上海话的“推板”就非常接近了,所以推板应该是洋泾浜英语的“too bad”,意思就是“太坏”。
煞根。上海人喜欢说“煞根”,用来表示一种极致的感受,比如“这句闲话讲到了煞根了”。意思是将这句话有惊人的绝,当然这个绝到煞根,不一定说是坏,也不一定是说好,很中性的,就是要表示一种极致,一种“绝”,绝到了惊人,骇人。这个煞根,应该也是来自洋泾浜英语,Shocking。Shocking的不列颠腔与“煞根”是很接近的,不同于美国腔。再往后,煞根就变成一个因语境而不同的表示极致的词。比如,煞根价,是表示便宜到煞根的价格,便宜透了,实际它的原意应该是shocking的原意,骇人,便宜到骇人,不就是便宜透了吗?不懂洋泾浜的人借用了煞根,就跟其他外来语一样,会把煞根从当中劈开,说出更加惊人,更加煞根的闲话来:“要么勿做,要做就做到煞到伊格根!”
十三点。儿时经常听到上海老女人骂人,特别是两个上海女人对骂,经常会听到她们互相恶骂对方“十三点”。也不晓得为啥她们要骂十三点。后来渐渐长大,发现十三点是上海人专门用来骂女人的,当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十三点也可以用来骂男人,但一定是因为这个男人有点娘娘腔,或者在男女之间,这个男人不像男人。读大学时,睡在我下铺的兄长也曾经希望搞出个究竟来,十三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十三点不同于北京人的二百五,是专门用于女人的骂词。记得他好像也没有搞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注意到上海的老女人一辈,她们嘴巴里的比较“正宗”的“十三点”用法是可以与另一个词互换的:交际花。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十三点就是交际花!在英语里,就是 society! 开埠之初的上海,传统的上海女人是看不惯那些在交际界(society)混的女人,不仅女人,上海的传统的老夫子们更不会看得起这些出入于交际界的女人。那时,交际花在上海人,特别是上海女人的眼中,决不是像现在的公关小姐那样可以被人接受,早期的上海人一提到“交际花”,就无异于提到了轻浮,放荡的女人,她们会认为交际花是不守妇德的女人。洋泾浜英语把这些女人混迹的地方称为“soceity”,对于需要一个译音的大多数不懂洋泾浜的人来讲,上海话里的“十三点”就很贴近了,又好记。因为洋泾浜英语是自说自话的,所以善于搞点幽默的上海人就把这种交际界的译音干脆作为在其中混迹的女人的代称。十三点由此也就慢慢地变成了骂女人的专用词。往后,上海人就渐渐地淡忘了十三点的本来意思,会把十三与点分开,简化地骂:“十三勿啦?”干脆省略去了“点”。在今天,十三作为一个专门攻击女人的名词,已经远远离开了它的原来的本意。任何被讨厌的女人都可能被骂成“十三”,曰“老十三”,“小十三”云云。
刮老三。经周泽雄指点,完全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grocery”。杂货在上海早期都是露天摆摊,什么东西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刮老三本意应该是来自这种没遮没拦的杂货铺。后来,上海人就把这种露天摆摊的语言情景转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诸如私密曝光,案发等等,都会说“刮老三”了,意思无异于说像摆露天杂货铺一样让人们都知道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守不住秘密的人就会幽默地称他们为“刮老三模子”,以后,刮老三被简化成刮三,刮老三模子,就会被简化叫成“刮三模子”。再下来,连那些不好看的东西都会变成“刮三”,比如“伊格张面孔刮三伐啦?”(她的那张脸刮三不啦)实际是等于说这个女人的脸像恐龙,露在大街上,有碍市容。看来洋泾浜有时还真的蛮“促克”的。
泼斯。应该就是POSE。英文的“泼斯”的意思不必多讲了。但上海人会把那些自己看了不爽的人也用不屑一顾的口气称为“泼斯”,还会加上一个老或小,谓之“老泼斯”,或“小泼斯”,没有老小,就轻蔑地叫为“伊格只泼斯”。大概从前人们拍照都会说一句“摆一只泼斯”之类的洋泾浜。旁边的人本来看了眼红,听了不爽,还会竟被那些个摆泼斯的叫住,等到摆了泼斯之后才能过去。心里就红的绿的酸的泛起来,如果再加上那摆泼斯的面如东施,身如油桶,只觉得市容被侵犯。那就把全部的不爽归结到一个字:“烦”!泼斯很烦。久而久之,这样的语境产生的烦,就使得泼斯从单独的拍照,扩展到处事待人的用语,凡是叫人心烦的人都是泼斯了。所以,上海口中的老泼斯,小泼斯,不是明星的POSE,而是叫人厌烦至极的主。有意思的是,现在POSE已经重新登陆上海人的口语,带着海龟的本义,但是,一般的上海口语还会保留着泼斯的洋泾浜传统,如果有幸听到那些老上海的媳妇恶狠狠攻击阿婆说:“伊格只老泼斯烦煞了!”千万不要以为她阿婆是明星摆POSE,而是因为婆媳关系紧张使这个恶狠狠的媳妇烦透了。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早期的的上海在开埠之后,上海方言就断断续续受到英语的影响,形成了洋泾浜英语之后,早期中国的英语译音也开始受到上海方言化的影响。洋泾浜,一种说法大概是在今天上海北京路的位置,当时是英租界与不是租界的闸北和虹口的分界线。原来是一条小的臭水浜,不宽。当时要到租界去,上海人都会趟过水去,到租界去混生意。这里也就成了上海方言与英语的语言交汇点,而在这条臭水浜两边瞎混的人讲起话来老是夹七夹八地英语上海话同时开腔,幽默的上海人就把喜欢讲这种“三明治”语言的人戏称为“洋泾浜”。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的一些单词就直接进入了上海方言,并影响到了早期中国英语的汉译音。比如,先生,早期的译音是“密斯脱”,而不是“密斯特”,就因为上海话的“脱”读特音。又如水泥叫水门汀,用国语是怎么也读不出水泥的英语发音的,一用上海话,就非常接近英语的cement了。席梦思是上海人把名牌床垫的牌子simons 作为这类西式床垫的统称,到今天,上海乃至全国,就是知道席梦思是床垫的多,而知道mattress是床垫的少......。
可以讲,早期英语的汉译音,在海外是受粤语的影响,因为广东人出洋早而多,比如,芝加哥,用粤语以外的方言是肯定读不出"Chicago"这个音的。广东人读芝为鸡,芝麻糊读成鸡麻湖,哥哥读成蝈蝈,因此,“鸡胛蝈”就很接近广东人的”芝加哥”了。在海内呢,英语的汉译音就很受上海话的影响了。
反过来,上海方言也受到了英语的影响,特别是洋泾浜英语对于上海人的直接语言接触,不仅导致了英语对于上海话的渗透,同时还反映了上海人接受消化这种语言交汇现象时,有点“自说自话”。以下几例是我出国以后没事可做之际,积累起来的,希望上海老乡们都来看看我的“瞎三话四”是不是有道理。
上述盎三是第一例。on sale照今天上海人的理解,是大甩卖,吓人一点,就是跳楼价大甩卖。但是,如果一个上海小姑娘带着不屑的口气说:“格个宁老盎三的”(这个人很on-sale),那么就不是说这个人要被跳楼大甩卖了,而是说这个人阴险,贪了人家的便宜还装作为别人好,或者用烂货充作便宜货卖,总之就是心底坏而又心术不正。这其实可以看出早期上海人对于那些在上海搞"on sale"促销的高鼻头蓝眼睛的“西洋景”的看法,而且是一种“拆穿西洋景”的看法。
原来所谓的on sale就是把卖不出去的积压货,过时货或者蹩脚货,装作可怜兮兮地标上一个大跌价,哄人来买。依此类推到做人的德行,盎三就变成贬斥一个人做人鬼祟猫腻,还要充好人的俚语。同时上海人还会讲“这记事体有点搞得太昂三了”,用昂三来表示一种事情的尴尬,不顺。其实也是体现了上海人对生意经的一种观察。试想,生意做得好,就不必装可怜搞“昂三”,只有搞僵了,才会不得不去搞“昂三”。所以,搞昂三了,在上海人的眼中也就是搞僵了。由此种早期上海人对于on sale的商业行为的观察而积淀出来的上海方言,就是上海人在消化英语时典型的“自说自话”。
“混腔司”。英语中有一个词,叫“take a chance”,一种意思就是图侥幸,钻空子。上海人觉得“take”不够表达这种意思,就改为“混”,好贴切,真有点觉得英国人应该跟牢上海人学英语。今天有点年份的老上海看到某人做事不踏实,只想凭侥幸混日迹,或者想从自己这里钻空子得到非分的好处,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地说:“又来混腔司了,侬想混啥格腔司啦?”英语只会说“don't take a chance!”上海人不仅把take活用翻译成“混”,还在中间加上“啥格”,这样,一句“混啥格腔司”就活脱脱地比过了英语的“don't take a chance,”充满了生气,很能表达出来说话人的心情,真有点叫我佩服早期的洋泾浜老乡。
“促克”,一般认为就是促狭,但也很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trick”。只要查一查英语辞典,就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是:骗局,诡计,恶作剧,与促狭的意思相通。我不晓得是不是可以确切地认定“促克”就是trick,但是上海人爱讲的“刁钻促克”应该还是有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上海话“刁钻trick”,虽然促克的意思应该更贴近与英语“tricky”。促克是促狭还是trick,还不能定论,但我的直觉是倾向于洋泾浜英语的。
推板。上海人说什么事或什么人糟糕或不好,经常会说“格个人推板勿啦”,“格记伊忒推板了”。如果用当年不列颠腔来说英语“too bad”,上海话的“推板”就非常接近了,所以推板应该是洋泾浜英语的“too bad”,意思就是“太坏”。
煞根。上海人喜欢说“煞根”,用来表示一种极致的感受,比如“这句闲话讲到了煞根了”。意思是将这句话有惊人的绝,当然这个绝到煞根,不一定说是坏,也不一定是说好,很中性的,就是要表示一种极致,一种“绝”,绝到了惊人,骇人。这个煞根,应该也是来自洋泾浜英语,Shocking。Shocking的不列颠腔与“煞根”是很接近的,不同于美国腔。再往后,煞根就变成一个因语境而不同的表示极致的词。比如,煞根价,是表示便宜到煞根的价格,便宜透了,实际它的原意应该是shocking的原意,骇人,便宜到骇人,不就是便宜透了吗?不懂洋泾浜的人借用了煞根,就跟其他外来语一样,会把煞根从当中劈开,说出更加惊人,更加煞根的闲话来:“要么勿做,要做就做到煞到伊格根!”
十三点。儿时经常听到上海老女人骂人,特别是两个上海女人对骂,经常会听到她们互相恶骂对方“十三点”。也不晓得为啥她们要骂十三点。后来渐渐长大,发现十三点是上海人专门用来骂女人的,当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十三点也可以用来骂男人,但一定是因为这个男人有点娘娘腔,或者在男女之间,这个男人不像男人。读大学时,睡在我下铺的兄长也曾经希望搞出个究竟来,十三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十三点不同于北京人的二百五,是专门用于女人的骂词。记得他好像也没有搞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注意到上海的老女人一辈,她们嘴巴里的比较“正宗”的“十三点”用法是可以与另一个词互换的:交际花。这下我恍然大悟,原来十三点就是交际花!在英语里,就是 society! 开埠之初的上海,传统的上海女人是看不惯那些在交际界(society)混的女人,不仅女人,上海的传统的老夫子们更不会看得起这些出入于交际界的女人。那时,交际花在上海人,特别是上海女人的眼中,决不是像现在的公关小姐那样可以被人接受,早期的上海人一提到“交际花”,就无异于提到了轻浮,放荡的女人,她们会认为交际花是不守妇德的女人。洋泾浜英语把这些女人混迹的地方称为“soceity”,对于需要一个译音的大多数不懂洋泾浜的人来讲,上海话里的“十三点”就很贴近了,又好记。因为洋泾浜英语是自说自话的,所以善于搞点幽默的上海人就把这种交际界的译音干脆作为在其中混迹的女人的代称。十三点由此也就慢慢地变成了骂女人的专用词。往后,上海人就渐渐地淡忘了十三点的本来意思,会把十三与点分开,简化地骂:“十三勿啦?”干脆省略去了“点”。在今天,十三作为一个专门攻击女人的名词,已经远远离开了它的原来的本意。任何被讨厌的女人都可能被骂成“十三”,曰“老十三”,“小十三”云云。
刮老三。经周泽雄指点,完全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grocery”。杂货在上海早期都是露天摆摊,什么东西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刮老三本意应该是来自这种没遮没拦的杂货铺。后来,上海人就把这种露天摆摊的语言情景转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诸如私密曝光,案发等等,都会说“刮老三”了,意思无异于说像摆露天杂货铺一样让人们都知道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守不住秘密的人就会幽默地称他们为“刮老三模子”,以后,刮老三被简化成刮三,刮老三模子,就会被简化叫成“刮三模子”。再下来,连那些不好看的东西都会变成“刮三”,比如“伊格张面孔刮三伐啦?”(她的那张脸刮三不啦)实际是等于说这个女人的脸像恐龙,露在大街上,有碍市容。看来洋泾浜有时还真的蛮“促克”的。
泼斯。应该就是POSE。英文的“泼斯”的意思不必多讲了。但上海人会把那些自己看了不爽的人也用不屑一顾的口气称为“泼斯”,还会加上一个老或小,谓之“老泼斯”,或“小泼斯”,没有老小,就轻蔑地叫为“伊格只泼斯”。大概从前人们拍照都会说一句“摆一只泼斯”之类的洋泾浜。旁边的人本来看了眼红,听了不爽,还会竟被那些个摆泼斯的叫住,等到摆了泼斯之后才能过去。心里就红的绿的酸的泛起来,如果再加上那摆泼斯的面如东施,身如油桶,只觉得市容被侵犯。那就把全部的不爽归结到一个字:“烦”!泼斯很烦。久而久之,这样的语境产生的烦,就使得泼斯从单独的拍照,扩展到处事待人的用语,凡是叫人心烦的人都是泼斯了。所以,上海口中的老泼斯,小泼斯,不是明星的POSE,而是叫人厌烦至极的主。有意思的是,现在POSE已经重新登陆上海人的口语,带着海龟的本义,但是,一般的上海口语还会保留着泼斯的洋泾浜传统,如果有幸听到那些老上海的媳妇恶狠狠攻击阿婆说:“伊格只老泼斯烦煞了!”千万不要以为她阿婆是明星摆POSE,而是因为婆媳关系紧张使这个恶狠狠的媳妇烦透了。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