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转贴: MATA拙见 -------留学与年龄的关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MATA拙见 -------留学与年龄的关系
也许大家业已注意到,在各国留学生占很大比例的北美大学中,年龄已经和学历没有了任何必然的联系。MATA曾在工程系修过一门热门的专业课,发现在20个人不到的课堂中,从19,20岁的少男少女,到50,60岁的*男*女,真是“琳琅满目”。就中国的留学群体而言,MATA自作主张地把他们分成了三大类:

第一类,年龄<20。 这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都是刚在国内完成了高中课程,然后直接到北美来读大学,也有不少是来读语言班或预课的。这可以说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我记得一位英国的领导人曾说过(忘记到底是谁了),他说:我们的英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开发,利用它。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年都挤碰了头的各国教育展,和在北美见到的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一切都告诉我们,“帝国主义”又成功了。据说,北美的好多学校现在就是靠着这些小留学生的高额学费来维持着他们的正常运行。因此,这些小留学生的背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交了高额的学费,而且又年轻,因此他们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拼搏,可以放弃,平凡地游荡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镜头出现: MATA认识的一个小姑娘,读了两年了,还没有完成语言班的学习,而她老是说老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东北的一个小留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换了两辆车。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了,并不代表主流。有谁能说中国的NOBEL PRIZE不会在他们中间产生呢?我觉得他们必将成为真真的中流砥柱。每每MATA在校园中见到这样的小留学生,总是禁不住想,七年前,我也是20岁,那时候,我在干吗呢,我知道“自动排挡”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牛排有三种烤法吗?(大概只知道回字有三种写法吧)。那时候的我们,正在挤着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正在为了进入象牙塔而burn night oil。MY GOD!我坚信人生来是不平等的。不信吗,让我们再看看另一个极端的年龄群体。

年龄>37。他们大都在国内工作或成家立业多年之后,来到了北美。至于具体原因非常复杂,或者是厌烦了国内各种“网络”笼罩下的生活,或者是寻找一个更有利用自己发展的空间,或者是被九十年代的“出国潮”给冲出来的。但他们的故事是最动人的,最丰富的,就MATA所知的移民到加国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浸着辛酸和幸福的书。有的人是一个薄薄的手册,更多的人却是一本长达万页的大部头。MATA认识的一个朋友,说,他为了能来这,连阿拉伯都去过了,他受了太多的苦。MATA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作值吗,但我没有问,因为我知道,这是不会有答案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值,什么叫不值。
MATA曾住的公寓中,挤满了这样的小家庭,他们有些人是放弃了国内的舒服生活,放弃了茶水报纸的悠闲生活,重操起了书本。在STUDY HALL,常看到一对母子或一对父子,在那儿埋头苦读,恕MATA孤陋寡闻,我想这种情景在国内是极难见到的吧。“人生最保贵的是经历”,这是经常他们对我说的一句话,现在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句自我安慰。他们拥有的是最完美的人生,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的爱情,经过了留学生活锤炼的爱情,也必将成为最稳固的爱情。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相互扶持,相互牺牲,人生能得一如此知己,应别无所求了。(据报道,华人移民的离婚率,在加国高据榜首。主要是男女对北美生活的不同适应程度造成的)。向那些患难与共的人门致敬!

OK,现在应该说说年龄在22-30之间的那一堆了。怎么称他们呢,就叫“尴尬层”吧。不幸,MATA就在这层(擦眼泪)。这一层,我想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吧,大都在国内完成了大学或是硕士学位,大都经过了考G,考T的,大都靠着TA或RA那点小钱,大都读着不景气的专业,比如说物理(别扔臭鸡蛋啊!MATA主要是针对自己学的这个专业,不过,其它也好不到那去),大都没有多少在国内工作的经验,大都认为学完以后回国会大有发展,他们对余敏洪比对江泽民更了解,他们认识的一些单词老外都没听过,他们大都一天有23个小时吊在网上,大都靠着一根电话线维系着感情。(MATA只占其中几条啊,千万别误解)。这确实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过渡层。我坚信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过渡层,这个层必将随着教育的全球化而消失。我不敢说,这一层是最艰苦的,因为他们不苦,他们拿的钱别人在养活一家人;也不敢说是最累的,因为他们一值没有离开学校,基础不错,那点课程不足挂齿;也不敢说是最背的,虽然父母没有钱,让他们出国深造,但他们毕意赶上了,靠自己赶上来了,没有落后太远。但我敢说是,他们却是最尴尬的。他们的生活很尴尬,个人生活一团糟,经常是两个面包,一包方便面解决一顿,往往一次作好一周的饭,脏衣服经常搞的Laundry Room的洗衣机转不动(可不是因为功率小);他们的感情是尴尬的,或者一直是个“Diamond 王老五”;或者是靠一根细细的网线,电话线维系着感情,但最终往往却是“爱情飞不过太平洋”;至于在北美的男男女女们,其实有不少很优秀的男生女生,但他们就好象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永远不会相遇,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在北美,怎么这么容易走到两条平行线上去,就象这里的街区一样。

其实,并不是我残酷地把人们分成了这三个阶段,是岁月所为,我只是用文字把它描了出来。我记得在《苏菲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石头能雕刻出一匹马,是因为早已经有一匹马在那里边了。说实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奋斗去改变什么,但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让我想起了一个教授(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一身硕果累累,我有幸作过他的助教)说过的话,他说: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is where you born, and when you bor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求学深造 / 转贴: MATA拙见 -------留学与年龄的关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MATA拙见 -------留学与年龄的关系
    也许大家业已注意到,在各国留学生占很大比例的北美大学中,年龄已经和学历没有了任何必然的联系。MATA曾在工程系修过一门热门的专业课,发现在20个人不到的课堂中,从19,20岁的少男少女,到50,60岁的*男*女,真是“琳琅满目”。就中国的留学群体而言,MATA自作主张地把他们分成了三大类:

    第一类,年龄<20。 这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都是刚在国内完成了高中课程,然后直接到北美来读大学,也有不少是来读语言班或预课的。这可以说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我记得一位英国的领导人曾说过(忘记到底是谁了),他说:我们的英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开发,利用它。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年都挤碰了头的各国教育展,和在北美见到的越来越多稚嫩的面孔,一切都告诉我们,“帝国主义”又成功了。据说,北美的好多学校现在就是靠着这些小留学生的高额学费来维持着他们的正常运行。因此,这些小留学生的背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交了高额的学费,而且又年轻,因此他们有着很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拼搏,可以放弃,平凡地游荡在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镜头出现: MATA认识的一个小姑娘,读了两年了,还没有完成语言班的学习,而她老是说老太忙了,没有时间学习。东北的一个小留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换了两辆车。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了,并不代表主流。有谁能说中国的NOBEL PRIZE不会在他们中间产生呢?我觉得他们必将成为真真的中流砥柱。每每MATA在校园中见到这样的小留学生,总是禁不住想,七年前,我也是20岁,那时候,我在干吗呢,我知道“自动排挡”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牛排有三种烤法吗?(大概只知道回字有三种写法吧)。那时候的我们,正在挤着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正在为了进入象牙塔而burn night oil。MY GOD!我坚信人生来是不平等的。不信吗,让我们再看看另一个极端的年龄群体。

    年龄>37。他们大都在国内工作或成家立业多年之后,来到了北美。至于具体原因非常复杂,或者是厌烦了国内各种“网络”笼罩下的生活,或者是寻找一个更有利用自己发展的空间,或者是被九十年代的“出国潮”给冲出来的。但他们的故事是最动人的,最丰富的,就MATA所知的移民到加国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浸着辛酸和幸福的书。有的人是一个薄薄的手册,更多的人却是一本长达万页的大部头。MATA认识的一个朋友,说,他为了能来这,连阿拉伯都去过了,他受了太多的苦。MATA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作值吗,但我没有问,因为我知道,这是不会有答案的,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值,什么叫不值。
    MATA曾住的公寓中,挤满了这样的小家庭,他们有些人是放弃了国内的舒服生活,放弃了茶水报纸的悠闲生活,重操起了书本。在STUDY HALL,常看到一对母子或一对父子,在那儿埋头苦读,恕MATA孤陋寡闻,我想这种情景在国内是极难见到的吧。“人生最保贵的是经历”,这是经常他们对我说的一句话,现在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句自我安慰。他们拥有的是最完美的人生,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的爱情,经过了留学生活锤炼的爱情,也必将成为最稳固的爱情。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相互扶持,相互牺牲,人生能得一如此知己,应别无所求了。(据报道,华人移民的离婚率,在加国高据榜首。主要是男女对北美生活的不同适应程度造成的)。向那些患难与共的人门致敬!

    OK,现在应该说说年龄在22-30之间的那一堆了。怎么称他们呢,就叫“尴尬层”吧。不幸,MATA就在这层(擦眼泪)。这一层,我想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吧,大都在国内完成了大学或是硕士学位,大都经过了考G,考T的,大都靠着TA或RA那点小钱,大都读着不景气的专业,比如说物理(别扔臭鸡蛋啊!MATA主要是针对自己学的这个专业,不过,其它也好不到那去),大都没有多少在国内工作的经验,大都认为学完以后回国会大有发展,他们对余敏洪比对江泽民更了解,他们认识的一些单词老外都没听过,他们大都一天有23个小时吊在网上,大都靠着一根电话线维系着感情。(MATA只占其中几条啊,千万别误解)。这确实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过渡层。我坚信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过渡层,这个层必将随着教育的全球化而消失。我不敢说,这一层是最艰苦的,因为他们不苦,他们拿的钱别人在养活一家人;也不敢说是最累的,因为他们一值没有离开学校,基础不错,那点课程不足挂齿;也不敢说是最背的,虽然父母没有钱,让他们出国深造,但他们毕意赶上了,靠自己赶上来了,没有落后太远。但我敢说是,他们却是最尴尬的。他们的生活很尴尬,个人生活一团糟,经常是两个面包,一包方便面解决一顿,往往一次作好一周的饭,脏衣服经常搞的Laundry Room的洗衣机转不动(可不是因为功率小);他们的感情是尴尬的,或者一直是个“Diamond 王老五”;或者是靠一根细细的网线,电话线维系着感情,但最终往往却是“爱情飞不过太平洋”;至于在北美的男男女女们,其实有不少很优秀的男生女生,但他们就好象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永远不会相遇,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在北美,怎么这么容易走到两条平行线上去,就象这里的街区一样。

    其实,并不是我残酷地把人们分成了这三个阶段,是岁月所为,我只是用文字把它描了出来。我记得在《苏菲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石头能雕刻出一匹马,是因为早已经有一匹马在那里边了。说实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奋斗去改变什么,但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让我想起了一个教授(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一身硕果累累,我有幸作过他的助教)说过的话,他说: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is where you born, and when you bor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至于在北美的男男女女们,其实有不少很优秀的男生女生,但他们就好象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永远不会相遇,我不知道,为什么人在北美,怎么这么容易走到两条平行线上去,就象这里的街区一样。
      • 哎,,,,
      • 因为在北美的留学生大部分走的是相同的路。
      •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例如身理、心理、传统等)的影响,时间是女生的敌人,是男生的朋友.
    • 有点sense , 时事造英雄,既然在这个年代,面对就是硬道理。
    • 何必如此,黄沙处处埋忠骨,男儿何处不当行。无论如何,我们也是第一代这样走向未来的勇士。
      我也和作者同一代人,感觉相同,不同的是对以后的看法。

      正如以前总结的,我们是严格按照书本,父母,老师的教导成长的人。当然,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无数的朋友没有按照这种教条成长,发现了自己的道路。不过老实说,各人自有自己的命运,从现在的人生来说,不用怨天尤人,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要承担自己的人生。

      很多的事,不能用道理来解释。起起落落,人生无常。很多机会只有那么一次,失去了就不能再回来。

      既然如此,何不随心而行,看人间潮起潮落,也不枉世间男儿一场。

      无论前面千难万阻,祝愿大家一生快乐。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我世人,苦乐良多。
    • 用尴尬这个词来形容年龄真是贴切,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尴尬呢,看来要好好想想了
    • “他说: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is where you born, and when you born? ” 怎么这位哲人说话语法错误这么明显啊“? 我今天还让老板骂了呢。谁也不比谁郁闷多少,看不到前途也不沉沦,接着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