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国内若干大城市的比较结果及评价
文章来源: mij 于 2001-10-21 20:51:0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主要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幼稚期,加上我国原先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层次较低,更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以本地的社会经济繁荣为目的而进行自我扩张的发展模式,经济能量、产业结构比较分散、国民经济整体的专业化协作联系被割裂,各经济部门间的协调性差,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存在缺陷,资源有效利用遭受阻碍,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被压抑。这些缺陷导致我国国民经济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发展速度不慢,经济总量不小,但经济质量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对我国现有经济能力进行全面整合,努力在目前已经具有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增强国民经济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在全球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在以上探索过程中,以提高我国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来构建有机的区域性、全国性的经济协调和运作体系,强化国民经济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或更大区域,乃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回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思路,正越来越被接受和实施。我国的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及重要的产业联系与分工协作架构的组织者。
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也作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一上海来说,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是上海经济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比较国内外城市经济的发展特点、城市经济功能的作用机制、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提高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以上关于竞争力优势的各种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而展开的,虽然对城市竞争力有所启迪,但是不能照搬。我们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势与国家竞争力优势既类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并且,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中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我们选择如下十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它们是: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代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及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领先城市);天津、武汉、苏洲、哈尔滨(代表具有社会发展较高水平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不同区域的城市);重庆、西安(代表具有明显西部特色的大城市)。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目的
在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各地纷纷提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烈氛围中,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及各城市间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能够勾勒出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支撑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框架结构,及目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状况、水平和特点。同时,通过比较,能够发现各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有助于发挥更大优势,修正缺陷,增强综合竞争力。也有助于各城市间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目的是提高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是初次尝试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因此在研究比较方法、内容、体系、手段及指标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虽然我们的比较分析是以一种科学、认真态度进行的研究,但其比较分析的结果仅供参考。
四、国内若干大城市的比较结果及评价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的总体排序和分析评价
按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指标体系,通过对十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数据的模型处理和比较,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序为:
通过对各城市指标数据的综合比较,对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如下:
(1)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城市主要是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四大城市。这四个城市中三个是中国的特大型城市,这些城市主要特点是经济总量大,经济质量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股会环境等方面指标在国内领先。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型城市,具有较前三大城市基本上不相上下、甚至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只是深圳由于客观地理原因在一些总量指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制约了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进一步发挥。
(2)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其社会经济体系、结构比较协调、完整,特别是在总量、质量和流量指标方面均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没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加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几乎在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方面均位居前列,所以在综合竞争力总体排序和评价中理所当然地名次靠前。这也充分说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求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总量、质量和流量方面必须均衡协调,互相促进,整体提高。
(3)在分析比较中,我们感到其他城市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样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特别加武汉、苏州、天津、西安等城市,在某些指标方面有着突出的竞争优势。但总的来说,这些城市在竞争力的综合性、特别是在总量、质量和流量的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即在某些社会经济领域及指标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城市的社会经济整体协调性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不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那样,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都相对发达,并且互相之间协调性好,从而产生较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4)通过分析比较,一些西部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发展指标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导致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也相对较弱。虽然总体上这些城市通过改革开放发展比较迅速,但某些指标反映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遭遇较大的困难。如重庆,1999年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5.85%。重庆的第三产业这么发达吗?经过分析我们发现,1999年重庆的GDP比1998年增加了50亿元左右,但由于1999年重庆第一产业的增长出现负数,而第二产业增长缓慢,1999年仅增加了几个亿,因此重庆当年的GDP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这是一种无奈的第三产业的高贡献率,其背后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停滞。
(二)对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分类指标比较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比较分析,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前茅的城市在一级和二级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总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总量指标的二级指标中,上海在经济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排名第一,在金融实力方面排序第二,科技实力则排序第五。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险保费总额、财政收入方面名列第一,但在科技实力方面指标明显不突出,如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均位居第五。
北京则在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方面排名第一,在经济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排序第二。在三级指标方面,北京在国内投资率、居民储蓄存款、研究与发展投入金额、技术市场成交额方面领先。
深圳在科技实力上排名第二,在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四。三级指标方面,深圳在人均GDP指标上领先,特别是在科技实力上,在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方面遥遥领先。
广州在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三,科技实力排名第四。在三级指标方面,广州均处于3—4位名次,既不领先,也不落后,处于中上游水平.
其他城市在总量方面均不突出。在三级指标方面武汉和西安在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方面排名分列第一、第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城市间的总量水平差距很大,如上海的GDP总量是排名第二位北京的将近一倍,是排名最末的城市西安的6.57倍。
(2)质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质量指标的二级分类指标中,上海在城市服务设施方面排名第一,经济效益排名第二,产业结构排序第三,发展水平排名第四,社会环境排序第六。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综合生产率、供水、供电总量、平均预期寿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方面位居第一。同时,在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处于结构转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情况下,上海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十城市中排序最低,这反映了上海城市经济正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加工型城市转向科技、服务和贸易型城市。
但我们也看到,上海在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投资效果系数、人均公共绿地、空气质量等指标上排名靠后。
而深圳在产业结构、社会环境上排名第一,发展水平、城市服务设施排序第二,经济效益排名第三。在三级指标方面,深圳在GDP十年平均增长率、科技成果数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交运、仓储、邮电通讯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空气质量指标方面领先,特别是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上非常突出。但深圳在第三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指标方面名次靠后。
广州在社会环境、产业结构方面名列第二,在城市服务设施排名第三,经济效益名列第五,发展水平排序第六、从具体指标分析,广州在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八医护人员数方面名列第一,但在空气质量指标上排序最低。
北京在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项目上排名第三,城市服务设施名列第四,产业结构排序第五,经济效益位居第七。在三级指标方面,北京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上排名第一。同时北京在供电总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的得分也不错。但在失业率、投资效果系数方面较差,而北京的GDP十年平均增长率指标更居末尾。
其他城市在质量方面比较突出的指标是:哈尔滨的失业率最低,空气质量指标排名第二;武汉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指标排序第一;苏州的投资效果系数名列第一;西安在研究与发展投资资金占GDP比重上领先。
(3)流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流量指标的二级分类指标中,上海在资金流量上位居第一,信息流量名列第二,人口流量排序第三,实物流量排名第五。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股票市场交易额、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总额、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增长率、年货物运输量、年集装箱运输量、转口贸易量等指标方面遥遥领先,但在年客运量指标上明显落后,排序第九。
深圳在信息流量方面排名第一,实物流量和资金流量均名列第二,人口流量位居第四。在具体项目方面,深圳在人均邮电业务量上明显领先,体现出深圳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并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进出口总额、股票市场交易额等方面位居前列,但国外对当地的直接投资总量还显偏小。
广州在实物流量方面高居第一,人口流量名列第二,资金流量排序第三,信息流量名列第五。广州在流量指标方面比较突出的项目是;进出口总额、境外旅游者人数方面领先,在国外对当地的直接投资总额、国外投资增长率、年客运量、年集装箱量、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标方面也位居前列。
北京在人口流量方面排序第一,实物流量名列第三,信息流量上排名第四,资金流量方面居于第八。北京突出的指标是: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收入、住宅电话普及率方面超前;但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增长率方面明显下滑,回落幅度较大,这一仅重较大的指标落后使得北京在资金流量方面名次靠后。
其他城市突出的指标表现如下:重庆在年客运量方面大大领先,超过第二名广州一倍多,这也反映出重庆作为人口大都市的特点;同时重庆在图书出版量指标上也明显领先。苏州的经济外向度也比较高,其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指标排序第二。
另一个重要的现象是,邮电业务总量和进出口总额指标明显表现出城市的发达程度。在人均邮电业务量指标方面,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位居前四位,而重庆、西安这些西部城市排名最后,它们之间的差距相当大,深圳的人均邮电业务量将近重庆的61倍。在进出口总额方面,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分列前四位,而重庆、西安位居末尾,北京的进出口总额是重庆的57倍多,是西安的40倍多。
五、对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及对策建议
(一)对上海综合竞争力的分析
(1)通过比较,上海在十个比较城市中以176.01分名列综合竞争力排序第一。但从分数情况看;基本上与深圳的175.26分不相上下,仅比其高出0.75分,与北京相比也距离不大。从二级指标分析,上海的总量和流量指标排名第二,质量指标排名第三,而深圳质量指标排名第一,高出上海31.59分,流量指标位居第二,总量指标排序第三。深圳只是由于在总量指标上落后上海47.33分,在综合竞争力总体排序中排名第二。上海应该看到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能量,要有强烈的危机感。
(2)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上海在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方面得分较高,进步明显。同时上海在城市服务设施、实物流量、信息化程度等指标方面也比较领先,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扩张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优势。
(3)上海经济目前在总量上比较强,但应该看到在质量方面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科技实力(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方面。深圳的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是上海的2倍多,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也是上海的2倍多。而上海在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方面近年来逐步下降。同时上海在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空气质量等指标)也有差距。
(4)通过总体分析,对上海在国内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是:总量方面:经济基础扎实,总体实力强劲;质量方面:效益水平较高,科技实力相对不足;流量方面;资金融通领先,集散功能增强。也即总量强劲、质量不错、流量扩张。
(二)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总量实力。
总量实力是上海综合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是上海发挥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支撑点。因此,必须牢牢遵循发展这一硬道理,力保上海经济发展有一个长期的较快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2)加快提高质量水平。
质量是上海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目前所存在的主要不足。具体分析,上海在硬质量方面还是不错的,加综合生产率水平。但上海在软质量方面,如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人员数量、社会环境等方面有缺陷。因此,首先必须大大加强上海的科技实力,具体措施是加快吸引国内外各类科技人员;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力量加快向经济发展主战场的转移;进一步制度创新,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促进各类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同时,进一步努力改善上海的社会环境指标。
(3)进一步提高流量规模。
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角度分析,流量规模在实质上、也在内容上扩张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上海在过去不太注意流量指标,但近年来上海在这方面增长显著,特别是集装箱运输量。上海必须进一步提高流量规模。主要在提高实物流量、吸引国内外资金流量、吸引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流量、吸引国内外旅游流量方面进行努力。 (4)加强上海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来说,关键在于综合性,即取决于总量、质量和流量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融合。各单项指标的突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是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整体的协调、协作,整体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编辑: 青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文章来源: mij 于 2001-10-21 20:51:0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主要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幼稚期,加上我国原先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层次较低,更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以本地的社会经济繁荣为目的而进行自我扩张的发展模式,经济能量、产业结构比较分散、国民经济整体的专业化协作联系被割裂,各经济部门间的协调性差,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存在缺陷,资源有效利用遭受阻碍,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被压抑。这些缺陷导致我国国民经济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发展速度不慢,经济总量不小,但经济质量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对我国现有经济能力进行全面整合,努力在目前已经具有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增强国民经济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在全球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在以上探索过程中,以提高我国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来构建有机的区域性、全国性的经济协调和运作体系,强化国民经济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或更大区域,乃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回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思路,正越来越被接受和实施。我国的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及重要的产业联系与分工协作架构的组织者。
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也作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一上海来说,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是上海经济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比较国内外城市经济的发展特点、城市经济功能的作用机制、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提高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以上关于竞争力优势的各种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而展开的,虽然对城市竞争力有所启迪,但是不能照搬。我们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势与国家竞争力优势既类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并且,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中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我们选择如下十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它们是: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代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及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领先城市);天津、武汉、苏洲、哈尔滨(代表具有社会发展较高水平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不同区域的城市);重庆、西安(代表具有明显西部特色的大城市)。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目的
在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各地纷纷提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烈氛围中,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及各城市间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能够勾勒出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支撑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框架结构,及目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状况、水平和特点。同时,通过比较,能够发现各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有助于发挥更大优势,修正缺陷,增强综合竞争力。也有助于各城市间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目的是提高中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是初次尝试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因此在研究比较方法、内容、体系、手段及指标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虽然我们的比较分析是以一种科学、认真态度进行的研究,但其比较分析的结果仅供参考。
四、国内若干大城市的比较结果及评价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的总体排序和分析评价
按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指标体系,通过对十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数据的模型处理和比较,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序为:
通过对各城市指标数据的综合比较,对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如下:
(1)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城市主要是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四大城市。这四个城市中三个是中国的特大型城市,这些城市主要特点是经济总量大,经济质量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股会环境等方面指标在国内领先。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型城市,具有较前三大城市基本上不相上下、甚至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只是深圳由于客观地理原因在一些总量指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制约了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进一步发挥。
(2)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其社会经济体系、结构比较协调、完整,特别是在总量、质量和流量指标方面均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没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加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几乎在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方面均位居前列,所以在综合竞争力总体排序和评价中理所当然地名次靠前。这也充分说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求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总量、质量和流量方面必须均衡协调,互相促进,整体提高。
(3)在分析比较中,我们感到其他城市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样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特别加武汉、苏州、天津、西安等城市,在某些指标方面有着突出的竞争优势。但总的来说,这些城市在竞争力的综合性、特别是在总量、质量和流量的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即在某些社会经济领域及指标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城市的社会经济整体协调性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不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那样,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都相对发达,并且互相之间协调性好,从而产生较强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4)通过分析比较,一些西部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发展指标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导致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也相对较弱。虽然总体上这些城市通过改革开放发展比较迅速,但某些指标反映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遭遇较大的困难。如重庆,1999年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5.85%。重庆的第三产业这么发达吗?经过分析我们发现,1999年重庆的GDP比1998年增加了50亿元左右,但由于1999年重庆第一产业的增长出现负数,而第二产业增长缓慢,1999年仅增加了几个亿,因此重庆当年的GDP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这是一种无奈的第三产业的高贡献率,其背后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停滞。
(二)对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分类指标比较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比较分析,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前茅的城市在一级和二级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总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总量指标的二级指标中,上海在经济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排名第一,在金融实力方面排序第二,科技实力则排序第五。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险保费总额、财政收入方面名列第一,但在科技实力方面指标明显不突出,如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均位居第五。
北京则在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方面排名第一,在经济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排序第二。在三级指标方面,北京在国内投资率、居民储蓄存款、研究与发展投入金额、技术市场成交额方面领先。
深圳在科技实力上排名第二,在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四。三级指标方面,深圳在人均GDP指标上领先,特别是在科技实力上,在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方面遥遥领先。
广州在经济实力、金融实力、政府实力方面均排名第三,科技实力排名第四。在三级指标方面,广州均处于3—4位名次,既不领先,也不落后,处于中上游水平.
其他城市在总量方面均不突出。在三级指标方面武汉和西安在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方面排名分列第一、第二。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城市间的总量水平差距很大,如上海的GDP总量是排名第二位北京的将近一倍,是排名最末的城市西安的6.57倍。
(2)质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质量指标的二级分类指标中,上海在城市服务设施方面排名第一,经济效益排名第二,产业结构排序第三,发展水平排名第四,社会环境排序第六。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综合生产率、供水、供电总量、平均预期寿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方面位居第一。同时,在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处于结构转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情况下,上海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十城市中排序最低,这反映了上海城市经济正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加工型城市转向科技、服务和贸易型城市。
但我们也看到,上海在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投资效果系数、人均公共绿地、空气质量等指标上排名靠后。
而深圳在产业结构、社会环境上排名第一,发展水平、城市服务设施排序第二,经济效益排名第三。在三级指标方面,深圳在GDP十年平均增长率、科技成果数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交运、仓储、邮电通讯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空气质量指标方面领先,特别是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上非常突出。但深圳在第三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指标方面名次靠后。
广州在社会环境、产业结构方面名列第二,在城市服务设施排名第三,经济效益名列第五,发展水平排序第六、从具体指标分析,广州在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八医护人员数方面名列第一,但在空气质量指标上排序最低。
北京在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项目上排名第三,城市服务设施名列第四,产业结构排序第五,经济效益位居第七。在三级指标方面,北京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上排名第一。同时北京在供电总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的得分也不错。但在失业率、投资效果系数方面较差,而北京的GDP十年平均增长率指标更居末尾。
其他城市在质量方面比较突出的指标是:哈尔滨的失业率最低,空气质量指标排名第二;武汉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指标排序第一;苏州的投资效果系数名列第一;西安在研究与发展投资资金占GDP比重上领先。
(3)流量指标方面的排序和分析评价
在流量指标的二级分类指标中,上海在资金流量上位居第一,信息流量名列第二,人口流量排序第三,实物流量排名第五。从三级指标来看。上海在股票市场交易额、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总额、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增长率、年货物运输量、年集装箱运输量、转口贸易量等指标方面遥遥领先,但在年客运量指标上明显落后,排序第九。
深圳在信息流量方面排名第一,实物流量和资金流量均名列第二,人口流量位居第四。在具体项目方面,深圳在人均邮电业务量上明显领先,体现出深圳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并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进出口总额、股票市场交易额等方面位居前列,但国外对当地的直接投资总量还显偏小。
广州在实物流量方面高居第一,人口流量名列第二,资金流量排序第三,信息流量名列第五。广州在流量指标方面比较突出的项目是;进出口总额、境外旅游者人数方面领先,在国外对当地的直接投资总额、国外投资增长率、年客运量、年集装箱量、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标方面也位居前列。
北京在人口流量方面排序第一,实物流量名列第三,信息流量上排名第四,资金流量方面居于第八。北京突出的指标是: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收入、住宅电话普及率方面超前;但国外对本地直接投资增长率方面明显下滑,回落幅度较大,这一仅重较大的指标落后使得北京在资金流量方面名次靠后。
其他城市突出的指标表现如下:重庆在年客运量方面大大领先,超过第二名广州一倍多,这也反映出重庆作为人口大都市的特点;同时重庆在图书出版量指标上也明显领先。苏州的经济外向度也比较高,其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指标排序第二。
另一个重要的现象是,邮电业务总量和进出口总额指标明显表现出城市的发达程度。在人均邮电业务量指标方面,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位居前四位,而重庆、西安这些西部城市排名最后,它们之间的差距相当大,深圳的人均邮电业务量将近重庆的61倍。在进出口总额方面,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分列前四位,而重庆、西安位居末尾,北京的进出口总额是重庆的57倍多,是西安的40倍多。
五、对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及对策建议
(一)对上海综合竞争力的分析
(1)通过比较,上海在十个比较城市中以176.01分名列综合竞争力排序第一。但从分数情况看;基本上与深圳的175.26分不相上下,仅比其高出0.75分,与北京相比也距离不大。从二级指标分析,上海的总量和流量指标排名第二,质量指标排名第三,而深圳质量指标排名第一,高出上海31.59分,流量指标位居第二,总量指标排序第三。深圳只是由于在总量指标上落后上海47.33分,在综合竞争力总体排序中排名第二。上海应该看到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能量,要有强烈的危机感。
(2)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上海在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的相关指标方面得分较高,进步明显。同时上海在城市服务设施、实物流量、信息化程度等指标方面也比较领先,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扩张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优势。
(3)上海经济目前在总量上比较强,但应该看到在质量方面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科技实力(专利申请数、拥有科技人员数等)方面。深圳的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是上海的2倍多,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也是上海的2倍多。而上海在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方面近年来逐步下降。同时上海在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空气质量等指标)也有差距。
(4)通过总体分析,对上海在国内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是:总量方面:经济基础扎实,总体实力强劲;质量方面:效益水平较高,科技实力相对不足;流量方面;资金融通领先,集散功能增强。也即总量强劲、质量不错、流量扩张。
(二)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努力提高总量实力。
总量实力是上海综合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是上海发挥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支撑点。因此,必须牢牢遵循发展这一硬道理,力保上海经济发展有一个长期的较快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2)加快提高质量水平。
质量是上海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关键因素,也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目前所存在的主要不足。具体分析,上海在硬质量方面还是不错的,加综合生产率水平。但上海在软质量方面,如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人员数量、社会环境等方面有缺陷。因此,首先必须大大加强上海的科技实力,具体措施是加快吸引国内外各类科技人员;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力量加快向经济发展主战场的转移;进一步制度创新,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促进各类科技创新的激励环境。同时,进一步努力改善上海的社会环境指标。
(3)进一步提高流量规模。
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角度分析,流量规模在实质上、也在内容上扩张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上海在过去不太注意流量指标,但近年来上海在这方面增长显著,特别是集装箱运输量。上海必须进一步提高流量规模。主要在提高实物流量、吸引国内外资金流量、吸引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流量、吸引国内外旅游流量方面进行努力。 (4)加强上海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来说,关键在于综合性,即取决于总量、质量和流量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融合。各单项指标的突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是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整体的协调、协作,整体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编辑: 青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