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ZT)校方打遍電話未找到家長, 移民子弟校內受傷引誤會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家長將孩子帶回校後,他們的教育及安全依仗校方負責,但家長們亦有責任向校方提供足夠資料,一旦孩子在校內受傷,校方可即時致電找到家長通知其有關事宜。多市一新移民華裔家庭,其孩子在校內額頭受傷後,校方打遍家長給予的電話均未能找到家長及監護人,而家長則以為校方沒有履行通知家長責任而引起誤會。   從天津移居多市不足一年的華裔家庭何先生,其6歲多的兒子就讀於北約克芬治大道東夾奈斯里路(Leslie St)附近一間公立小學第一班,本月5日(周三)下午約2時30分的學校小休時段期間,他與同學在校內草地互擲雪冰時,前額遭冰塊擲中受傷。

剛上完ESL班的何太太於當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如常地到學校接兒子放學,並見到其前額正中有傷痕,當時老師亦有向只懂少量英語的母親解釋其兒子受傷原因,母親當時以為兒子額頭是普通擦傷而不以為意。

事發後兩天何太太帶兒子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直言其兒子前額的傷勢應須縫兩針,不過因事隔兩天已不能再縫針,唯有等候傷口慢慢癒合。何先生兩夫婦商量過後有感校方未有通知他們其兒子受傷事宜,於是在本月18日(周二)在一名協助翻譯的友人陪同下,約見校長及事發時負責監督學生的老師以了解情況。

據該校校長及負責監督的老師向家長解釋,當時負責監督的老師見到何先生的兒子前額遭擲傷,老師已馬上帶受傷的華裔男童返回校內,一邊用冰替男童敷傷口,一邊著職員撥電到何先生給予校方的3個緊急電話號碼,包括男童家庭電話、何先生手提電話及男童叔叔家中電話均無人接聽,其後在男童叔叔家中電話留言,要求監護人接獲留言後立即與校方聯絡。

接受過急救訓練的監督老師稱男童傷口在冰敷後不久已止血,她觀察男童受傷後狀況發現他未有出現神志不情及暈眩,當她詢問男童能否繼續上課時,男童則答可以﹔加上她認為男童母親會於不足一小時後接孩子放學,她稱憑其判斷認為不必召救傷車。

何先生夫婦其後到監護人家中查看電話留言信箱,確實發現其中一個留言是校方留下,並留下「男童受傷要求監護人立即與校方聯絡」的說話。何先生夫婦始知當中產生誤會,何先生向本報稱事後他已多給予校方其上班的工廠電話,萬一將來發生同類事件時校方能盡速接觸到他們。

本報就事件詢問多市公校教育局有關教師處理小學生受傷守則,教育局發言人立杜(Suzanne Leduc)稱公校小學教師均有校內急救守則,若果兒童眼部受創校方則必須致電911。

如果學童頭部或身體其他地方受創,具急救證書的老師會因應兒童當時受傷情況而作判斷。若果學生傷及頭部後出現神志不清、暈眩或嘔吐等,或手腳受傷後出現骨折等現象,而老師又未能第一時間找到家長,校方或會電召救護車﹔若學生受傷情況較輕微,老師則會監察著學生情況,直至家長到學校接孩子為止。

她稱依照守則該名負責監督工作的老師處理恰當。她強調家長們向校方提供的緊急電話號碼對學生非常重要,因為學生若在校內遇到任何突發事件,校方可以第一時間尋獲家長,並與家長商討如何作出最適當處理。她亦呼籲家長切勿輕視緊急電話的用處,一旦緊急電話號碼曾更改過或家長欲轉換學生監護人,應立即通知校方修正。

前任多市教育委員譚潤隸稱事件可能反映言語障礙,導致新移民家庭難以與學校溝通。雖然她相信事件中校方應做的程序已做了,她反而認為該新移民家長應趁此機會與校方多加溝通互相了解。

雖然多市公校教育局設有「家長與學校伙伴」委員會,讓家長有渠道與學校溝通及提出改善建議,但譚潤隸稱這此委員會通常只在一些大前提下才協助家長向教育局或校方反映問題。以此事件為例,新移民家長則需要獨自約見校方反映事件。

多倫多華人家長聯會的譚榮德亦指出,自從多市公校教育局因財政問題削減服務,包括為華人家長服務或擔任翻譯工作的職員及為華人家長解釋教育局政策的工作坊後,很多不諳英語的新移民家長確實面對與校方溝通困難問題。

他稱華裔新移民家長非常著重下一代教育,因此他們最想了解本地教育制度及考試計分方法等。其實一些不諳英語的新移民家長,欲與校方聯絡之餘又怕難以溝通,可尋求社區組織求助,例如居於北約克或士嘉堡地區的新移民家長,可聯絡華諮處尋求協助。

另外譚榮德建議眾華人新移民家長可以組織起來,向教育局或該區教育委員反映為華裔家長協辦一個華語工作坊,並邀請教育專家及教育局職員到場向家長們講解本地教育事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 / (ZT)校方打遍電話未找到家長, 移民子弟校內受傷引誤會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家長將孩子帶回校後,他們的教育及安全依仗校方負責,但家長們亦有責任向校方提供足夠資料,一旦孩子在校內受傷,校方可即時致電找到家長通知其有關事宜。多市一新移民華裔家庭,其孩子在校內額頭受傷後,校方打遍家長給予的電話均未能找到家長及監護人,而家長則以為校方沒有履行通知家長責任而引起誤會。   從天津移居多市不足一年的華裔家庭何先生,其6歲多的兒子就讀於北約克芬治大道東夾奈斯里路(Leslie St)附近一間公立小學第一班,本月5日(周三)下午約2時30分的學校小休時段期間,他與同學在校內草地互擲雪冰時,前額遭冰塊擲中受傷。

    剛上完ESL班的何太太於當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如常地到學校接兒子放學,並見到其前額正中有傷痕,當時老師亦有向只懂少量英語的母親解釋其兒子受傷原因,母親當時以為兒子額頭是普通擦傷而不以為意。

    事發後兩天何太太帶兒子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直言其兒子前額的傷勢應須縫兩針,不過因事隔兩天已不能再縫針,唯有等候傷口慢慢癒合。何先生兩夫婦商量過後有感校方未有通知他們其兒子受傷事宜,於是在本月18日(周二)在一名協助翻譯的友人陪同下,約見校長及事發時負責監督學生的老師以了解情況。

    據該校校長及負責監督的老師向家長解釋,當時負責監督的老師見到何先生的兒子前額遭擲傷,老師已馬上帶受傷的華裔男童返回校內,一邊用冰替男童敷傷口,一邊著職員撥電到何先生給予校方的3個緊急電話號碼,包括男童家庭電話、何先生手提電話及男童叔叔家中電話均無人接聽,其後在男童叔叔家中電話留言,要求監護人接獲留言後立即與校方聯絡。

    接受過急救訓練的監督老師稱男童傷口在冰敷後不久已止血,她觀察男童受傷後狀況發現他未有出現神志不情及暈眩,當她詢問男童能否繼續上課時,男童則答可以﹔加上她認為男童母親會於不足一小時後接孩子放學,她稱憑其判斷認為不必召救傷車。

    何先生夫婦其後到監護人家中查看電話留言信箱,確實發現其中一個留言是校方留下,並留下「男童受傷要求監護人立即與校方聯絡」的說話。何先生夫婦始知當中產生誤會,何先生向本報稱事後他已多給予校方其上班的工廠電話,萬一將來發生同類事件時校方能盡速接觸到他們。

    本報就事件詢問多市公校教育局有關教師處理小學生受傷守則,教育局發言人立杜(Suzanne Leduc)稱公校小學教師均有校內急救守則,若果兒童眼部受創校方則必須致電911。

    如果學童頭部或身體其他地方受創,具急救證書的老師會因應兒童當時受傷情況而作判斷。若果學生傷及頭部後出現神志不清、暈眩或嘔吐等,或手腳受傷後出現骨折等現象,而老師又未能第一時間找到家長,校方或會電召救護車﹔若學生受傷情況較輕微,老師則會監察著學生情況,直至家長到學校接孩子為止。

    她稱依照守則該名負責監督工作的老師處理恰當。她強調家長們向校方提供的緊急電話號碼對學生非常重要,因為學生若在校內遇到任何突發事件,校方可以第一時間尋獲家長,並與家長商討如何作出最適當處理。她亦呼籲家長切勿輕視緊急電話的用處,一旦緊急電話號碼曾更改過或家長欲轉換學生監護人,應立即通知校方修正。

    前任多市教育委員譚潤隸稱事件可能反映言語障礙,導致新移民家庭難以與學校溝通。雖然她相信事件中校方應做的程序已做了,她反而認為該新移民家長應趁此機會與校方多加溝通互相了解。

    雖然多市公校教育局設有「家長與學校伙伴」委員會,讓家長有渠道與學校溝通及提出改善建議,但譚潤隸稱這此委員會通常只在一些大前提下才協助家長向教育局或校方反映問題。以此事件為例,新移民家長則需要獨自約見校方反映事件。

    多倫多華人家長聯會的譚榮德亦指出,自從多市公校教育局因財政問題削減服務,包括為華人家長服務或擔任翻譯工作的職員及為華人家長解釋教育局政策的工作坊後,很多不諳英語的新移民家長確實面對與校方溝通困難問題。

    他稱華裔新移民家長非常著重下一代教育,因此他們最想了解本地教育制度及考試計分方法等。其實一些不諳英語的新移民家長,欲與校方聯絡之餘又怕難以溝通,可尋求社區組織求助,例如居於北約克或士嘉堡地區的新移民家長,可聯絡華諮處尋求協助。

    另外譚榮德建議眾華人新移民家長可以組織起來,向教育局或該區教育委員反映為華裔家長協辦一個華語工作坊,並邀請教育專家及教育局職員到場向家長們講解本地教育事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繁体很考耐心
      • 真的?对我几乎没有影响。记得前天看见大众报发表声明改用简体字了。我和老公异口同声说:他们以前用繁体字? :)
        • 你结婚啦? 真不像话:D
          • 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