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常见的4%提款法是按照初始余额的4%,并每年按照上一年的CPI调整。而这张表(表三)是用当年的年初余额作为4%的计算基础。

参见URL中的解释:

“常见的4%提款法是按照初始余额的4%,并每年按照上一年的CPI调整。而这种方案在遇到2000-2002这样互联网泡沫破灭叠加911恐怖袭击的年份就会对投资组合的打击很大。

但如果我们4%的计算基数取当期值,结果就会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任取过往30年的表现,S&P500的复合年度回报要大于CPI+4%,以当期余额为基数的提款法应该取款金额更高。我个人比较推荐用当期值作为4%提款计算的基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无论是RRIF还是LIF,都对每年的最低提款额比例有要求,65岁之后,均大于4%,且逐年提高。而且,金额计算的基数也是当期值。”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金秋年华 / 养老金账户投资于S&P500,每年4%提款,真的赶不上通货膨胀? +5



    使用美国统计局历年CPI数据进行折算。2023年底的余额是1.96M,经通胀系数折算后是1.08M,大于最初的1M。如果考虑2024年的S&P500表现,结果就更好了。



    几点结论: ​​​​​​​

    1. Timing还是重要的,在错误的时间投入全仓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挽回,这正是分散投资和定投的重要性
    2. 即便在2000年初这样的“烂”时机全仓买入,经过20多年的提款后,依然可以有一个稳定可观的投资组合;
    3. 时间和复利是投资最好的朋友,通货膨胀是财富最大的敌人;
    4. 作为养老投资账户,一定要有现金储备的Buffer,这样在下跌的年份可以避免或减少取款。比如上例中,如果一开始就只投入80%-90%到S&P500,剩余资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最后的效果可能会更好。针对这一点,打算采用不同的策略,用过去20多年的数据试算一下。
    • 👍认真。 +1
    • “时间和复利是投资最好的朋友,通货膨胀是财富最大的敌人” 👍 至理名言,大赞!
    • 图中当年取款金额的Label错了,“应该是年初余额的4%”,Rolia这改不了贴了。
      • 没关系,我们能看懂
    • 那个帖子里我已经算过了, 这个更全面。 那一个帖子费了大家多少时间。有人非要工作到死拦不住
    • 没有质疑你的算法的意思。但是你对基于通胀的取款额度的计算好象是反的。按照4% rule 原来的构想,如果第一年取款额度是40000,第二年通胀为2%,那么第二年的取款额度应当是40800, 而不是减低。理论上
      每一年的取款都应当大于第一年的40000。因为如你表中所列,过去二十年余年只有一年的通胀是负数。
      • 常见的4%提款法是按照初始余额的4%,并每年按照上一年的CPI调整。而这张表(表三)是用当年的年初余额作为4%的计算基础。

        参见URL中的解释:

        “常见的4%提款法是按照初始余额的4%,并每年按照上一年的CPI调整。而这种方案在遇到2000-2002这样互联网泡沫破灭叠加911恐怖袭击的年份就会对投资组合的打击很大。

        但如果我们4%的计算基数取当期值,结果就会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任取过往30年的表现,S&P500的复合年度回报要大于CPI+4%,以当期余额为基数的提款法应该取款金额更高。我个人比较推荐用当期值作为4%提款计算的基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无论是RRIF还是LIF,都对每年的最低提款额比例有要求,65岁之后,均大于4%,且逐年提高。而且,金额计算的基数也是当期值。”

      • One common misconception is that the 4% rule dictates that retirees withdraw 4% of their portfolio’s value each year during retirement. The 4% applies only in year one of retirement. After that inflation dictates
        the amount withdrawn. The goal is to maintain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4% withdrawn in the first year of retirement.
        • 常见的这种提款法计算有其缺陷。一是和加拿大RRIF和LIF账户要求的计算基数矛盾,不可持续;二是在遇到账户刚成立就连续几年大跌的情况(就是这个例子),对投资组合的伤害很大。
          • 4%rule的创始人实际上提到这个原则应当修改。一是通胀居高不下,二是股市高点,所以他认为应当减低取款额到3点几,否则钱不够取
      • 这只是一种取款策略,取款使用总金额的4%,这种策略计算简单,但不稳定,有时高有时低,不能算错误,因为总金额本身打败通胀即可
        • 你如果仔细想一下。差别非常大,每年不论旱涝,至少取四万,和随行就市对本金的影响会蛮大。我觉得原来的算法更合理
      • 特别喜欢看你们贩卖退休焦虑,大家都烧焦了,偶就没那么焦了………😂
        • 不是贩卖。五十岁到六十岁到六十多岁生活开销的变化没有那么大,不是马上就可以节衣缩食成功的
    • 我做了个最简单的模型,如果通胀率2%,投资收益率4%,可以取35年。如果收益率提高到5%,可以取45年。
      • 那得是按照你自己的逻辑来推算,如果按照原始的算法,每年的收益只是抵消了取款额,还不足以抵消通胀。如果按照portfolio的净值来取款,那就得从别处找钱来维持起始40000一年的生活费用
        • 在我的模型里如果通胀率和收益率相同,就能取25年。基本的数学逻辑是把25个4万分别投资,每份的收益率都能cover通胀。
          • 这是一个合理的模型。但是这么算下来二十五年之后也许就没有一百万本金了,除非盈利抵消通胀之后还有大于40000的余额
            • 不,4% rule是要取本金的,如果盈利与通胀相同,25年本金就取光了。只有盈利超过通胀4个百分点以上,才能保住本金。
              • 是的。我同意。所以在25年之后保有本金并不容易
                • 按照楼主的历史数据,一直是可以的,所以4%还是保守了。
                  • 楼主的模型在对 4%+通胀的取款额上与原始算法有差别。如果按照原始算法,头三年的跌幅加上2008年的暴跌,几乎就毁掉了portfolio,后面很难翻番。这个四万+通胀是每年必须的,因为那是基本的生活保障。
    • 老荡就是想推销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劳模思想,不要当真。他和另一位贩卖养老焦虑的肉联厂工友相互辉映。 +4
      • 那倒没有。退休后,或者不论退休与否,到了六十来岁,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并不是说突然一刀切,就不再用钱了
    • 哪那么复杂,退休有政府啦,钱早花完,早享受,晚花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 和预期寿命有关
    • 赞认真
    • 自从老荡挺川后,我发现他算术变差了
      • 老荡从2016年大选开始就挺川,你看到的那个算术好的老荡一定不是真正的老荡
      • 问你个跟养老有关的问题,你住的房子是哪年买的?现在值多少钱?
        • 2001年。值多少钱不知道,大概一米二三?
          • 我问吾哥呢。
            • 对不起。手机上扫的,以为是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