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转帖】八国联军的真相解密,欺骗我们太久了 —— 有点意思😃 以前又被忽悠了

https://mp.weixin.qq.com/s/9FoyTPWXB4rPajyy7xKBzQ


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
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有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的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
面对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清军将士,并不是作战不勇敢,实在是器不如人,最终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难以报国。
当时我看完后不胜唏嘘,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实在是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这纯粹是胡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有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上面写着:“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
旁边的说明写着,此枪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此战役中共缴获清军上百把这种机枪。
当时我看到这里,脑袋嗡的一下就响了起来。“什么鬼!清军居然还有机枪!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居然被人缴获了上百把!不是说好了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的吗?!”

在这个刺激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资料。
结果我发现,关于晚晴清军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兴起了一阵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其中关于曾国藩的带兵打仗,有一个很奇怪的事儿,就是所谓的结硬阵,打呆仗,所有的书,都把这事儿升到了一个道德高度,意思是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投机取巧。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对方几十万人。
这事儿看得我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自己跳到战壕里头,如果太平军冲了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他们,石头砸他们,这不是送死吗?怎么可能逢战必胜呢?
呵呵,原来我们上当了。曾国藩的军队中,没有冷兵器,全部都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我再强调一遍,你没有看错,没有冷兵器,全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事实上,曾国藩起兵后不久,就发现他们处于兵力上的弱势,而且未经严格训练的,临时募集来的乡勇,在残酷的肉搏战中,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的对手。


就在这时,受李鸿章雇佣的华尔的洋枪队,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启发,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决定,募集了大笔的资金,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射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步枪,12磅野战滑膛炮,在主力部队中,彻底淘汰了冷兵器。
这些武器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就是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标准装备。前装线膛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由于它的枪膛内有来复线,所以射击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而米尼弹,是当时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当时的球型子弹不同,这是一种圆锥形的子弹,后面有一个凹腔,里面有一个木塞,射击时,在火药的作用下,木塞向前推动,使凹腔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距离更远,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
而在此前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球形子弹,子弹最多在50米内会保持直线运动,超过了50米,就不知道会飞到哪儿去了,全无杀伤力,所以曾国藩的湘军,面对手持旧式火枪的太平军,在武器上形成了代差。
而一只完全是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军队,该怎么打仗?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曾国藩是战壕战的发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哪里是打呆仗?他是超级聪明的,西方人要50年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享受了武器优势带来的好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极度迷信武器的优势,而且成了清军内部的共识。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一发展出来,清军就积极购买。
比如美国人发明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军嫌该枪贵,并没有大量装备,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该枪,立刻拍板,大量购买。又比如加特林机关枪,清军比美军更早开始大量使用。
在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军的主力部队,装备的是被称作七连珠的斯潘塞弹仓步枪,被称为排枪的加特林机枪,后膛野战炮。
大家知道,回民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红军的西路军就是被回民的骑兵打垮的。但是左宗棠的军队,装备远远好于西征的红军,他们不像西征的红军那样缺乏弹药,面对回民骑兵的冲锋,他们使用的加特林机关枪和斯潘赛弹仓步枪的弹幕回击,所以一路摧枯拉朽,轻松的就平定了西北叛乱。
不仅仅如此,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英国军官罗杰注意到,新疆阿古特的叛乱军队,虽然得到了英国上万只的单发步枪支援,但是在和左宗棠的军队作战时,完全被对方的后膛野战火炮,加特林机枪和弹仓步枪压制的无法抬头,一触即溃。以至于他认为,即使当时的英国军队的装备也不如左宗棠的西征军。
不仅仅在内战中如此,即使在外战中,清军也拥有了火力优势,根据法军在中法战争中的报告,镇南关战役里,装备击针后装单发夏斯波步枪的法军,在战斗中遭遇了冯子材指挥的王牌部队,该部队全部是用连发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组成的,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导致法军大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上嘴?是的,这和我们通常被告知的历史完全不同。由于受到使用先进武器获得了一连串胜利的刺激,清军不仅仅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也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完成了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全部都开始装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你要知道,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在清军依靠先进武器,结束了内战以后,清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帝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那么清军的武器这么先进,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同时代的很多人,都认为清军的武器落后呢?
造成这种印象的人,恰恰是那些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洋务派大臣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给朝廷的奏折里,都是夸大对方武器的优势,不提自己武器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从朝廷要到钱。
因为靠武器的优势打赢了仗,并不能凸显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在每一次的胜利奏折中,都把自己描绘成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甚至故意瞒报实际的战场情形。

曾国藩从来不提他到底是怎么打呆战的,为什么要挖战壕。左宗棠和冯子材的奏折中,绝口不提他们大量使用了加特林机关枪和弹仓步枪的情况,反而声称对方的火力极猛,武器极先进,而他们则似乎只是靠着大刀长矛之类的东西,就把对方打赢了,以凸显自己的英勇和才智,万一败了,那也是器不如人。
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料档案和西方的资料档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湘军淮军的实际装备情况,和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实际上,舒乙先生讲的那个故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庚子之乱时,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是全部的德械装备,德式训练。他们装备的是毛瑟1871和1884单发和弹仓步枪,每一军都拥有上百门现代火炮,两挺马克西姆机枪,上百挺被称为排枪的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即使是同时驻守在京城,装备最差的甘军董福祥部,装备的也是马蒂尼亨利步枪,是当时英军的制式装备。
所以,舒乙先生的故事,显然是他作为小说家杜撰的。清军在甲午战争以前,就不再用什么抬枪之类的东西了,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去开玩笑。
那么你也许会问了,既然这个时候的湘军和淮军已经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败得一踏涂地?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又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武器从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和制度才是一切的关键。
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技研发能力、现代化工业体系、现代化武器生产能力就弱。

2

1860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平原上,效忠清廷的蒙古王爷僧格林心,看着前面排成整齐方阵的8000英法联军,他决定今天要给他们点好看。虽然在不久之前的几次接触战斗中,他吃了一点小亏。但是,他相信在今天的战斗中,能彻底击溃英法联军。
因为之前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他的核心部队,一万多蒙古骑兵,外加一万多支援的八旗和绿营骑兵今天都已经集结完毕了,还有两万步兵在背后支援。
他今天要重演五年前的辉煌,那一年,他从蒙古紧急帅兵来京勤王,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那个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对手,他用成吉思汗先祖留下来的传统战法,一举将他们击溃。彻底断绝了太平军北伐的念想。
他把他的骑兵分成了五列,前面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弓骑兵。他的战法说起来很简单,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和后面的装备弓箭的骑射兵间隔30米,然后一起冲锋。
当前方的骑兵距离敌阵百步之遥的时候,后方间隔30米的弓骑兵以45度角,一起发箭,密集的箭雨越过前方骑兵的头顶,射向敌阵,干扰敌阵用火枪射击前方的持矛骑兵,就在对方躲避箭雨之际,持矛骑兵已经冲到面前,直接冲破方阵,后面的弓骑兵,抽出马刀,砍杀溃散的敌兵,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连破了北伐的太平军十几个大阵,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按照他的估计,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500到200米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多名骑兵,然后冲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射击,可能会打倒他一两千名骑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剩下他的一万多骑兵就可以冲入大阵,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了。
于是他挥动了黄旗,两万多骑兵同时发动了冲锋,但是,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敌人的火枪兵,不是在一百米左右才开始射击,是在四五百米外就开始了齐射,他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并不是老式的滑膛枪,而是先进的线膛枪和米尼弹。

而且由于使用了火帽技术,装填速度加快,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七八秒钟。这意味着他的骑兵冲到对方阵前,要遭遇对方十几轮齐射,而不是想象中的一两轮齐射。
那一天,所有的持矛骑兵都还没有冲到对方阵前,全部被射落下马,而剩下的弓骑兵,面对着对方的刺刀阵,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纷纷被对方刺落和射落马下。
当日清军大败,折损了将近两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几十个人。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将是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线冲锋的将领,从此以后,清军将彻底放弃冲锋战术,没人再会拼命。
于是北京洞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跑到热河病死,两宫皇太后掌权。所有的大臣都把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僧格林沁,他被掳去了一切封号,虽然保留了钦差大臣,但从风光无限,到从此不再受朝廷待见,一切都是因为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
后来不久,他被强迫用他的残存骑兵,去进行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最后战死在沙场。
这一切被湘军和淮军的将领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失去了军队,他们的下场可能还比不上僧格林沁,毕竟僧格林沁,和清朝王室之间,还有血缘关系。
事实上客观的说,战败并不应该指责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一路逼向北京,如果僧格林沁连试都不试一试,那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难道让他那些全部都是使用冷兵器的骑兵,放弃机动性优势,去守城吗?事实上,僧格林沁是负责任的,这是他的唯一选择,至于胜败,当时双方没人可以预测。
但是,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显然比僧格林沁更有智慧。曾国藩的兄弟曾国荃,曾经带兵为了攻下太平军防守的武汉,发动了一场冲锋,造成了3000人的损失,气得曾国藩垂头顿足,严令从此以后禁止冲锋,只准挖战壕,打呆仗,用炮火和子弹去杀伤敌人。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诞生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先进的武器,利用优势的火力去杀伤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这样他们和朝廷就形成了奇怪的关系,两者利益之间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作为清朝王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已经被英法联军消灭,只有依靠汉族的湘军和淮军。但在政|治上,清朝王室依然享有道德上的正统。
他们希望给这些汉族大臣高官厚爵,让这些汉族大臣,利用他们的军队,来无条件的为清朝王室效忠,而对于这些汉族大臣来说,一方面要为清廷尽力,一方面又不能失去军队,如果失去了军队,就不再会被朝廷重用,所以他们的军队只能是被有条件的使用。
帝国从此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了诸多的利益集团共同把持的对象,王室和汉族大臣,是一种互相利用,又互相博弈的关系。
所以,湘军淮军的不冲锋,不肉搏的火力战模式,是这场博弈的平衡点,汉族大臣为清廷尽力,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1895年以前,清廷面临的对手,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回民叛|乱,新疆的分|裂|势|力,在武器装备,组织能力上,和湘军淮军都有代差,所以拥有先进武器的清军,利用这种奇怪的火力战,足以战胜对手,所以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之前,帝国靠这种微妙的平衡,军事上一路所向披靡,国力也逐渐恢复,甚至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但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打破了这个平衡。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家实力急速发展,他的军队,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一个水平的,不存在代差。

所以在朝鲜战场,清军,更准确的说是淮军,还是用他的老办法,火力战去对付日本人就行不通了。日本人在装备水平方面比淮军略低,但是也相差不大,在平壤城下,日本人发现和清军守将叶志超的部队对轰对射不分高低,而且弹药不如对方充足以后,为了夺取胜利,他们跳出了战壕,发起了白刃冲锋。
这个时候叶志超突然懵了,对于装备相当的对手,火力战阻止不了对方,这时,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要和对方展开白刃战?如果展开白刃战,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损失,打赢了,有利于清室,但是兵死多了,不利于李鸿章李大人,而他这个官名义上是清朝的官,实际上是来自于李鸿章李大人的推荐,并不是来自于清朝王室。
叶志超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他肯定不怕死,但是他不能辜负有提拔之恩的李大人,他要为李大人着想。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叶志超决定跑,他要保全部队,这是李大人的本钱,于是他带着部队,连跑了三天三夜跑回了鸭绿江,虽然损失了几千人,但大部分人他都带了回来。
随后的一系列战役,都是平壤战役的翻版。每一个淮军将领,打火力战都可以,但是面对日军的白刃冲锋时,都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拼命?愿不愿意付出大量伤亡?而他们最终,都会做出和叶志超相同的选择。
这让淮军中的德国教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双方互相炮击,对射的时候,淮军的将领都表现的英勇无比,面对纷飞的炮弹和枪林弹雨,表现得毫无畏惧。但是只要日军一发动白刃冲锋,淮军的将领就像变了一个人,立刻让部队撤退,甚至丢盔卸甲,只要人员保齐就好。
淮军是受过德国训练,有白刃战能力的,但往往是士兵想战,军官让撤,这让德国教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不理解,淮军和清廷,这两个利益集团之间,是有一个无形的契约的,对于淮军来说,打仗可以,但拼命不行,部队损耗大了也不行,没命无法做官,损耗大了部队被裁,结果也不能做官。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城略地,缴获无数,但是清军陆军却鲜有伤亡,你可以看看所有的历史,除了提到平壤战役以外,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像样的陆上战役。
随后的一个怪现象就是,虽然海军败了,但陆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果上下一心,是可以挽回败局的,但是李大人已经不想战了,因为李大人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这个对手和以前的敌人不同,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拼命,自己的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淮军陆军必须保全,都拿来和日本人拼,这不在李大人和淮军集团的考虑范围内,因为拼完了命,他们并不能得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甚至将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
想战的光绪帝没有能战的兵,能战的李大人和淮军却不想打了,他们要保存实力,这是他们自己安危的关键。
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于是自然是李大人去和日本人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帝国重新恢复到利益的平衡。
所以,甲午战争撕掉了清帝国最后的遮羞布,让它的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实际上却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所以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一旦打到了它的痛点,它立刻就土崩瓦解。

实际上这一点也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在中国日渐强盛的今天,会不会有像清帝国晚期那样,很多只谋私利的利益集团,把持着国家,全靠利益的平衡和互相输送,勉强维持,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脆弱不堪?
一旦外来的威胁,打破这个平衡,它就会像纸糊的大象一样,一点就穿。
当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愿历史不要重演,中国能真正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甲午之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国家制|度之败。而庚子之战,也和武器无关,则是由于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历史 / 【转帖】八国联军的真相解密,欺骗我们太久了 —— 有点意思😃 以前又被忽悠了
    https://mp.weixin.qq.com/s/9FoyTPWXB4rPajyy7xKBzQ


    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
    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有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的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
    面对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清军将士,并不是作战不勇敢,实在是器不如人,最终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难以报国。
    当时我看完后不胜唏嘘,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实在是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这纯粹是胡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有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上面写着:“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
    旁边的说明写着,此枪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此战役中共缴获清军上百把这种机枪。
    当时我看到这里,脑袋嗡的一下就响了起来。“什么鬼!清军居然还有机枪!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居然被人缴获了上百把!不是说好了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的吗?!”

    在这个刺激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资料。
    结果我发现,关于晚晴清军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兴起了一阵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其中关于曾国藩的带兵打仗,有一个很奇怪的事儿,就是所谓的结硬阵,打呆仗,所有的书,都把这事儿升到了一个道德高度,意思是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投机取巧。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对方几十万人。
    这事儿看得我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自己跳到战壕里头,如果太平军冲了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他们,石头砸他们,这不是送死吗?怎么可能逢战必胜呢?
    呵呵,原来我们上当了。曾国藩的军队中,没有冷兵器,全部都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我再强调一遍,你没有看错,没有冷兵器,全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事实上,曾国藩起兵后不久,就发现他们处于兵力上的弱势,而且未经严格训练的,临时募集来的乡勇,在残酷的肉搏战中,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的对手。


    就在这时,受李鸿章雇佣的华尔的洋枪队,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启发,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决定,募集了大笔的资金,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射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步枪,12磅野战滑膛炮,在主力部队中,彻底淘汰了冷兵器。
    这些武器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就是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标准装备。前装线膛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由于它的枪膛内有来复线,所以射击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而米尼弹,是当时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当时的球型子弹不同,这是一种圆锥形的子弹,后面有一个凹腔,里面有一个木塞,射击时,在火药的作用下,木塞向前推动,使凹腔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距离更远,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
    而在此前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球形子弹,子弹最多在50米内会保持直线运动,超过了50米,就不知道会飞到哪儿去了,全无杀伤力,所以曾国藩的湘军,面对手持旧式火枪的太平军,在武器上形成了代差。
    而一只完全是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军队,该怎么打仗?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曾国藩是战壕战的发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哪里是打呆仗?他是超级聪明的,西方人要50年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享受了武器优势带来的好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极度迷信武器的优势,而且成了清军内部的共识。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一发展出来,清军就积极购买。
    比如美国人发明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军嫌该枪贵,并没有大量装备,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该枪,立刻拍板,大量购买。又比如加特林机关枪,清军比美军更早开始大量使用。
    在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军的主力部队,装备的是被称作七连珠的斯潘塞弹仓步枪,被称为排枪的加特林机枪,后膛野战炮。
    大家知道,回民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红军的西路军就是被回民的骑兵打垮的。但是左宗棠的军队,装备远远好于西征的红军,他们不像西征的红军那样缺乏弹药,面对回民骑兵的冲锋,他们使用的加特林机关枪和斯潘赛弹仓步枪的弹幕回击,所以一路摧枯拉朽,轻松的就平定了西北叛乱。
    不仅仅如此,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英国军官罗杰注意到,新疆阿古特的叛乱军队,虽然得到了英国上万只的单发步枪支援,但是在和左宗棠的军队作战时,完全被对方的后膛野战火炮,加特林机枪和弹仓步枪压制的无法抬头,一触即溃。以至于他认为,即使当时的英国军队的装备也不如左宗棠的西征军。
    不仅仅在内战中如此,即使在外战中,清军也拥有了火力优势,根据法军在中法战争中的报告,镇南关战役里,装备击针后装单发夏斯波步枪的法军,在战斗中遭遇了冯子材指挥的王牌部队,该部队全部是用连发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组成的,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导致法军大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上嘴?是的,这和我们通常被告知的历史完全不同。由于受到使用先进武器获得了一连串胜利的刺激,清军不仅仅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也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完成了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全部都开始装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你要知道,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在清军依靠先进武器,结束了内战以后,清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帝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那么清军的武器这么先进,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同时代的很多人,都认为清军的武器落后呢?
    造成这种印象的人,恰恰是那些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洋务派大臣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给朝廷的奏折里,都是夸大对方武器的优势,不提自己武器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从朝廷要到钱。
    因为靠武器的优势打赢了仗,并不能凸显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在每一次的胜利奏折中,都把自己描绘成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甚至故意瞒报实际的战场情形。

    曾国藩从来不提他到底是怎么打呆战的,为什么要挖战壕。左宗棠和冯子材的奏折中,绝口不提他们大量使用了加特林机关枪和弹仓步枪的情况,反而声称对方的火力极猛,武器极先进,而他们则似乎只是靠着大刀长矛之类的东西,就把对方打赢了,以凸显自己的英勇和才智,万一败了,那也是器不如人。
    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料档案和西方的资料档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湘军淮军的实际装备情况,和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实际上,舒乙先生讲的那个故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庚子之乱时,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是全部的德械装备,德式训练。他们装备的是毛瑟1871和1884单发和弹仓步枪,每一军都拥有上百门现代火炮,两挺马克西姆机枪,上百挺被称为排枪的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即使是同时驻守在京城,装备最差的甘军董福祥部,装备的也是马蒂尼亨利步枪,是当时英军的制式装备。
    所以,舒乙先生的故事,显然是他作为小说家杜撰的。清军在甲午战争以前,就不再用什么抬枪之类的东西了,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去开玩笑。
    那么你也许会问了,既然这个时候的湘军和淮军已经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败得一踏涂地?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又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武器从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和制度才是一切的关键。
    一个国家,没有现代科技研发能力、现代化工业体系、现代化武器生产能力就弱。

    2

    1860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平原上,效忠清廷的蒙古王爷僧格林心,看着前面排成整齐方阵的8000英法联军,他决定今天要给他们点好看。虽然在不久之前的几次接触战斗中,他吃了一点小亏。但是,他相信在今天的战斗中,能彻底击溃英法联军。
    因为之前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他的核心部队,一万多蒙古骑兵,外加一万多支援的八旗和绿营骑兵今天都已经集结完毕了,还有两万步兵在背后支援。
    他今天要重演五年前的辉煌,那一年,他从蒙古紧急帅兵来京勤王,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那个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对手,他用成吉思汗先祖留下来的传统战法,一举将他们击溃。彻底断绝了太平军北伐的念想。
    他把他的骑兵分成了五列,前面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弓骑兵。他的战法说起来很简单,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和后面的装备弓箭的骑射兵间隔30米,然后一起冲锋。
    当前方的骑兵距离敌阵百步之遥的时候,后方间隔30米的弓骑兵以45度角,一起发箭,密集的箭雨越过前方骑兵的头顶,射向敌阵,干扰敌阵用火枪射击前方的持矛骑兵,就在对方躲避箭雨之际,持矛骑兵已经冲到面前,直接冲破方阵,后面的弓骑兵,抽出马刀,砍杀溃散的敌兵,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连破了北伐的太平军十几个大阵,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按照他的估计,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500到200米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多名骑兵,然后冲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射击,可能会打倒他一两千名骑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剩下他的一万多骑兵就可以冲入大阵,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了。
    于是他挥动了黄旗,两万多骑兵同时发动了冲锋,但是,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敌人的火枪兵,不是在一百米左右才开始射击,是在四五百米外就开始了齐射,他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并不是老式的滑膛枪,而是先进的线膛枪和米尼弹。

    而且由于使用了火帽技术,装填速度加快,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七八秒钟。这意味着他的骑兵冲到对方阵前,要遭遇对方十几轮齐射,而不是想象中的一两轮齐射。
    那一天,所有的持矛骑兵都还没有冲到对方阵前,全部被射落下马,而剩下的弓骑兵,面对着对方的刺刀阵,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纷纷被对方刺落和射落马下。
    当日清军大败,折损了将近两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几十个人。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将是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线冲锋的将领,从此以后,清军将彻底放弃冲锋战术,没人再会拼命。
    于是北京洞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跑到热河病死,两宫皇太后掌权。所有的大臣都把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僧格林沁,他被掳去了一切封号,虽然保留了钦差大臣,但从风光无限,到从此不再受朝廷待见,一切都是因为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
    后来不久,他被强迫用他的残存骑兵,去进行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最后战死在沙场。
    这一切被湘军和淮军的将领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失去了军队,他们的下场可能还比不上僧格林沁,毕竟僧格林沁,和清朝王室之间,还有血缘关系。
    事实上客观的说,战败并不应该指责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一路逼向北京,如果僧格林沁连试都不试一试,那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难道让他那些全部都是使用冷兵器的骑兵,放弃机动性优势,去守城吗?事实上,僧格林沁是负责任的,这是他的唯一选择,至于胜败,当时双方没人可以预测。
    但是,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显然比僧格林沁更有智慧。曾国藩的兄弟曾国荃,曾经带兵为了攻下太平军防守的武汉,发动了一场冲锋,造成了3000人的损失,气得曾国藩垂头顿足,严令从此以后禁止冲锋,只准挖战壕,打呆仗,用炮火和子弹去杀伤敌人。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诞生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先进的武器,利用优势的火力去杀伤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这样他们和朝廷就形成了奇怪的关系,两者利益之间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作为清朝王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已经被英法联军消灭,只有依靠汉族的湘军和淮军。但在政|治上,清朝王室依然享有道德上的正统。
    他们希望给这些汉族大臣高官厚爵,让这些汉族大臣,利用他们的军队,来无条件的为清朝王室效忠,而对于这些汉族大臣来说,一方面要为清廷尽力,一方面又不能失去军队,如果失去了军队,就不再会被朝廷重用,所以他们的军队只能是被有条件的使用。
    帝国从此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了诸多的利益集团共同把持的对象,王室和汉族大臣,是一种互相利用,又互相博弈的关系。
    所以,湘军淮军的不冲锋,不肉搏的火力战模式,是这场博弈的平衡点,汉族大臣为清廷尽力,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1895年以前,清廷面临的对手,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回民叛|乱,新疆的分|裂|势|力,在武器装备,组织能力上,和湘军淮军都有代差,所以拥有先进武器的清军,利用这种奇怪的火力战,足以战胜对手,所以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之前,帝国靠这种微妙的平衡,军事上一路所向披靡,国力也逐渐恢复,甚至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但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打破了这个平衡。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家实力急速发展,他的军队,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一个水平的,不存在代差。

    所以在朝鲜战场,清军,更准确的说是淮军,还是用他的老办法,火力战去对付日本人就行不通了。日本人在装备水平方面比淮军略低,但是也相差不大,在平壤城下,日本人发现和清军守将叶志超的部队对轰对射不分高低,而且弹药不如对方充足以后,为了夺取胜利,他们跳出了战壕,发起了白刃冲锋。
    这个时候叶志超突然懵了,对于装备相当的对手,火力战阻止不了对方,这时,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要和对方展开白刃战?如果展开白刃战,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损失,打赢了,有利于清室,但是兵死多了,不利于李鸿章李大人,而他这个官名义上是清朝的官,实际上是来自于李鸿章李大人的推荐,并不是来自于清朝王室。
    叶志超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他肯定不怕死,但是他不能辜负有提拔之恩的李大人,他要为李大人着想。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叶志超决定跑,他要保全部队,这是李大人的本钱,于是他带着部队,连跑了三天三夜跑回了鸭绿江,虽然损失了几千人,但大部分人他都带了回来。
    随后的一系列战役,都是平壤战役的翻版。每一个淮军将领,打火力战都可以,但是面对日军的白刃冲锋时,都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拼命?愿不愿意付出大量伤亡?而他们最终,都会做出和叶志超相同的选择。
    这让淮军中的德国教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双方互相炮击,对射的时候,淮军的将领都表现的英勇无比,面对纷飞的炮弹和枪林弹雨,表现得毫无畏惧。但是只要日军一发动白刃冲锋,淮军的将领就像变了一个人,立刻让部队撤退,甚至丢盔卸甲,只要人员保齐就好。
    淮军是受过德国训练,有白刃战能力的,但往往是士兵想战,军官让撤,这让德国教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不理解,淮军和清廷,这两个利益集团之间,是有一个无形的契约的,对于淮军来说,打仗可以,但拼命不行,部队损耗大了也不行,没命无法做官,损耗大了部队被裁,结果也不能做官。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城略地,缴获无数,但是清军陆军却鲜有伤亡,你可以看看所有的历史,除了提到平壤战役以外,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像样的陆上战役。
    随后的一个怪现象就是,虽然海军败了,但陆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果上下一心,是可以挽回败局的,但是李大人已经不想战了,因为李大人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这个对手和以前的敌人不同,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拼命,自己的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淮军陆军必须保全,都拿来和日本人拼,这不在李大人和淮军集团的考虑范围内,因为拼完了命,他们并不能得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甚至将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
    想战的光绪帝没有能战的兵,能战的李大人和淮军却不想打了,他们要保存实力,这是他们自己安危的关键。
    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于是自然是李大人去和日本人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帝国重新恢复到利益的平衡。
    所以,甲午战争撕掉了清帝国最后的遮羞布,让它的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实际上却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所以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一旦打到了它的痛点,它立刻就土崩瓦解。

    实际上这一点也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在中国日渐强盛的今天,会不会有像清帝国晚期那样,很多只谋私利的利益集团,把持着国家,全靠利益的平衡和互相输送,勉强维持,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脆弱不堪?
    一旦外来的威胁,打破这个平衡,它就会像纸糊的大象一样,一点就穿。
    当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愿历史不要重演,中国能真正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甲午之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国家制|度之败。而庚子之战,也和武器无关,则是由于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 你这不刚刚又被你转的网文忽悠了 +7
      • 闭着眼睛喷就是了,对吧? +1
        • 老舍的亲身回忆都说编的, 作者的脸真好大啊. 这年头, 人家老舍的回忆文章细到, 其他旗人给老舍的父亲收尸的时候, 没法袋会全尸, 只是脱掉他父亲的袜子, 带回老舍的家人. 很有其他细节, 只是我没记住. 你个一百年后的后人说别人亲身经历是编的.
          • 如果说庚子拳乱的时候,清军主力主要武器还在用大刀长矛,不管是谁的回忆,哪都不是扯犊子了,那纯粹是胡编乱造😂😂别说满族神机营的武卫中军了,西北来的甘军大部分都是手持洋枪,洋炮 +2
            • 呵呵, 谁说一定是清军主力, 你自己脑补得吧. 把对方观点极化, 然后自己宣布胜利, 这不是捏个泥人自己打的高兴. 论坛上, 这种辩论技巧, 只有呵呵. +1
              • 自己睁开眼睛看看——“ 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知道神机营在清朝是一种神马存在吗?😂😂 +1
                • 这篇文章连作者署名都没有. 呵呵, 满清档案太多了, 自己去查. 自己去google, 别再丢人现眼了.
                  • 这篇文章作者是老鱼,文章有链接,想知道作者是谁,不会过去看看?满清的档案确实太多,可惜你都没看,啥也不懂,连神机营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别在这丢人显眼了😂😂
                    • 老鱼是谁, 真不知道啊.
                      • 去看了一下,老鱼也是转载。本文的题目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是历史书《晚清沧海事》的开篇第一章。作者是罗马主义,当然,这是笔名。
                        • 呵呵, 我就知道, 你对事实根本就不严肃, 而且你都不知道判断史实的标准. 这年头, 别人说啥就是啥吗? 满清档案吗? 你知道gogoel一下神机营, 就八九不离十. 你实际上就是望文生义, 一听说神机营, 就hight的不行 :)
                          • --还有你这样无知的。开眼界了😂😂
                            • 对, 我牛, 你傻
                • 爷爷跟孙子吹牛其乐融融,这情形可以有。那么多抗日神剧怎么来的
                  • 😂😂神机营抬枪抗八国联军,神剧就这么出炉了。
      • 这句话比较有意思, 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 洋务运动时有海防和塞防之争,
      慈禧最终被左宗棠说服,将绝大部分钱放在了塞防上,用来收复平定新疆。日本染指吞并琉球时,清庭意无能为力,因为没有钱建海军。左宗棠去平定陕甘回变之前做过
      民浙总督,他筹办福州船政学堂和福州船政局造船,应该是对洋务最了解的人。他打仗的钱很多是通过胡雪岩从英国银行贷的款
      • 实际上是海防塞防并重,塞防略优先。我觉得是明智之举。首先,陆上收复了新疆,断绝了西北边患;海防其实也没耽误,组建了北洋,南洋水师 +1
        • 左宗棠主张海塞并重,不可放弃新疆,李鸿章实际的主张是放弃新疆,搞海防即可。朝廷两边都要搞,但是朝廷钱不够,朝廷给了左500万两,左宗棠通过胡雪岩向洋人贷款1300万两。
          搞海防原计划每年400万两,但实际开始几年每年只有100万两到账,钱都花在西北打仗了。 李想搞掉左,就先把左的钱袋子胡雪岩搞掉了,1883年胡倒下,左胡二人于1885年去世
          • 嗯。李鸿章确实是想放弃塞防,放弃新疆。只做海防。胡雪岩经手的借款,实际上是用东南海关为了的收入做担保的
            • 海防塞防,台湾新疆,现在依然是头疼的生死问题,150年了,情势有不同,也有很多相似。清朝能夺回新疆,实属不易
    • 觉得讲得还是挺可信的。国家的决策往往都是利益分配的结果。就像各个国家针对疫情的决策,也是基于利益
      • 有道理
    • 这文章说的研究过历史的都知道。甲午时清朝军队跟日本军队的装备是差不多的。但文中说李保存实力这个也是不合历史的。李的陆军全派到朝鲜拼光了,李是非常忠于朝廷的
      老舍是一个民国时代长大的文科生,他写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想当然的。这个就是文学跟历史研究的区别,以前人不大分别,往外把文科生想当然的东西当成了历史
      • 李鸿章其实是比较忠心的。清军跟日军装备差不多,人员的战斗精神差距比较大
        • 战争也不是光凭精神,中日军备差不多,但日本是学了西方的军事指挥体制,李鸿章的军队还停留在和太平天国作战的指挥水平上。 +1
          • 淮军陆军战斗意志已崩溃。据说日军打到鸭绿江的时候,隔江放了几枪,清军就全跑了。我相信北洋水师战斗意志并不比日军差。但是训练和指挥就不行了。
    • 有傻蛋的政府,无往不败。
    • 这是本文作者写作的部分参考资料列表和一些题外话。先看看作者阅读了多少史料,估计你就没胆量喷了😂😂

      https://mp.weixin.qq.com/s/a7z34wUJIpJuVOYEKGLXWw

      本书主要参考:

      《剑桥中国史》 费正清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

      《清史稿》 赵尔巽 中华书局

      《清实录》 中华书局

      《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

      《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

      《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

      《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英 伶俐 上海古籍出版社。

      《筹办夷务始末》 文海出版社

      《北华捷报》

      《西学东渐记》容闳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关税沿革史》英 莱特 三联书店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

      《太平天国火炮研究》郭存孝

      《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王崇武,黎世清编译 神州国光社

      《上海法租界史》法 梅朋 傅立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文忠公全集》

      《曾文正公全集》

      《左宗棠年谱》罗正均 长沙岳麓书社。

      《左文襄公全集》台湾文海出版社。

      《左宗棠传》美W L 贝尔斯北京紫云文心图书管理有限公司。

      《左宗棠全传》 秦翰才 中华书局。

      《张文襄公全集》文海出版社。

      《骆秉章奏稿》

      《丁文诚公遗集》

      《岑襄公遗集》

      《李鸿章全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壮肃公奏议》

      《太平天国文选》罗尔刚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罗尔刚 中华书局。

      《平定关陇记略》易孔昭 胡孚骏 刘然亮 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义和团史料续编》中华书局。

      《平回志》杨毓秀 北京出版社。

      《甘宁青史略正编》慕寿祺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近代历史纪念》吴忠礼 宁夏人民出版社。

      《绿营兵志》罗尔纲,中华书局

      《新疆图志》袁大化修

      《清季武卫军考述》任恒俊

      《湘军志》王闿运 上海古籍出版社。

      《固原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

      《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 高文远,宁夏人民出版社。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奕诉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文清公日记》 李棠阶

      《御制平定朔漠纪略》

      《清朝文献通考》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清代宫史丛谈》紫禁城出版社。

      《英国与世界》 紫禁城出版社。

      《清代画院》紫禁城出版社。

      《和卓传》穆罕默德 萨迪克 喀什格里。

      《俄国人在中亚》

      《叶尔羌汗国史纲》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陈惠生,新疆人民出版社。

      《伊斯兰教苏菲神秘主义》金宜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霍加传》

      《阿帕克和卓传》

      《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日佐口透 新疆人民出版社。

      《伊斯兰教在中亚》英文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刘正寅 魏良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法海战》陈悦 台海出版社。

      《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

      《淮军志》王尔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淮军史》樊百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晚清兵制》罗尔纲 中华书局。

      《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德 乔伟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史远芹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清季的洋务新政》樊百川。

      《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拉尔夫尔 鲍威尔。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海军史》程志发 解放军出版社。

      《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德 施丢克尔 三联书店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资料》

      《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 王亮台湾文海出版社。

      《江南制造局记》魏公允,文海出版社。

      《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火器史》王兆春,军事科学出版社。

      《英国在华外交》 英 威妥玛 商务印书馆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T N 杜普伊军事科学出版社。

      《日清战争》日 藤村道生。

      《血证-甲午战争亲历记》日龟井兹明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诸马军阀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徐宪隆 宁夏黄河数字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民族史》王钟涵 武汉大学出版社。

      《太平天国》美 史景迁 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有限公司。

      《回民起义》白寿彝 神州国光社。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杨天宏 四川人民出版社

      《教案与晚清社会》 赵树好 中国文联出版社。

      《义和团史料》中华书局。

      《在中国发现历史》美 柯文 中华书局。

      《中国厘金史》罗玉东。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

      《曾胡治兵语录》巴蜀出版社。

      《捻军史料丛刊》商务印书馆。

      《中国军事经济史》王其坤 解放军出版社。

      《八国联军在天津》齐鲁书社。

      《清朝的财政经济政策》日 百濑弘 郑永昌译

      《清咸,同时期的财政》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美 马士 三联书店。

      《中国关税沿革史》英 莱特

      《同治中兴》美 芮玛丽 房德林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人口》

      《中国移民史》葛剑雄 福建人民出版社。

      《心灵史》张承志 湖南文艺出版社


      题外的话:

      实际上为了写这个题材,我看的资料比这份清单多的多,由于最初只是写着玩,只是看到有用的地方,就习惯用手机拍下来,并没有打算提供这份书单,所以很多书,当时我没有特意的去记录下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特别是在一些期刊杂志上的论文,数量是这份书单的好几倍,都没有收录。

      由于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从各处图书馆借阅的,重新再借一次实在太麻烦,所以我就不花时间去一一列举了,敬请读者谅解,而且我觉得,如果你只要看完了上面这些书,就会知道我说的每一件事的来源,都是有根有据的,所以我觉得这份清单也应该足够了。

      当然,观点总是会有分歧的,比如我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湘军当时也拥有足够数量的洋枪洋炮这件事,好多历史专业的人就非要和我打笔墨官司,说我的研究不对,他们坚持南京城下的曾国荃最初带去的湘军,用的依然主要是冷兵器刀矛,以及旧式火器鸟枪,抬枪,劈山炮等等,并不是像我所说的那样,以洋枪洋炮为主。

      我能够提出很多证据,比如一些书上是这样写的,他们也能从另外一些书上,找出来是那样写的,甚至是同一本书,前面和后面的记载就互相矛盾,貌似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恰好是我们双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必须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则,符合客观规律,凡是违反了这条的,不管是哪本书写的,不管其作者如何的有名,那都不是事实。

      所以,讨论在南京城下,只剩下一万多有战斗力的湘军,面对装备了两万只滑膛洋枪,又被拜上帝教洗了脑,置生死于不顾的20万太平天国大军,在一场硬碰硬的,没有耍任何花招的战斗中,杀死对方五万人,获得全胜,对于这一事实,我们选择相信史料记载中,胜利的原因是因为湘军拥有了比太平军更先进的洋枪洋炮,同时又采用了正确的战术,还是采纳另外一些记载,认为他们各个都是武林高手,东方不败,修炼了葵花宝典,所以凭着大刀长矛也可以胜利,哪一个结论更可信?结果其实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强弱,其实也是国民认知水平高低的问题。就像慈禧太后,她如果有一点点科学素养,就不会相信,义和团真能刀枪不入,也就不会依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向列强宣战,最后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遗憾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有很多历史工作者,依然缺乏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不知道历史资料其实也是人写的,受制于当时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字字珠玑,而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需要我们去芜存菁,拨云见日,以科学和常识作为判断标准,对于写史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

      如果没有这份起码的认识,就会写出我们中学课本那个水平,暗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如果大清帝国的官员,发动群众,派三元里的农民去攻打英军,必然会旗开得胜,如果用这样的认知水平来写史的话,历史肯定就会变成了哈哈镜。

      这就是我对之前那些批评我的人的回应,也是本书的写作原则,当然,是人就难免有错误,如果你读过我以前的文章,你会发现,从这篇序开始,虽然总的大方向没变,但是细节做了很多修改,因为在上次的写作中,随着资料越读越多,以及一些读者的指正,我发现很多地方还是有瑕疵的,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一直就想修改,但却没有时间。

      在被封以后,我终于可以静下来思考一下,所以重新动笔写这一版的时候,其实修改很大,但是我相信这一版的观点和史料,能够给即使之前读过的读者,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更加扎实可信。为了提高写作质量,我每周只更新一篇。

      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你们的鼓励,指正和批评,就是我写作下去的动力,再次发自内心的谢谢大家。

      • 有一种作者, 叫cherry picker. 总之, 你过去被忽悠了, 不代表你现在不被忽悠了, 很可能, 你自己就是对方的目标销售人群, 他们 就是看着你下菜单, 忽悠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