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何口罩,都是保护别人的效率高于保护自己。或者说,在源头上通过罩住口鼻来控制释放病毒颗粒到空气中的数量和漂移距离,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而一旦病毒颗粒突破口罩的防护释放到空气中,一部分大的颗粒很快沉降到地面,但是会有一部分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在封闭室内环境,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以漂浮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可以随着气流的流动扩散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情形下,只有KN95或者更好的有气密设计的口罩才能对佩戴人有一定的保护率,而且效率也并不很高。有测试报道说,对佩戴人而言,在室内气溶胶环境下,医用三层口罩只有10%左右的保护率,而N95口罩也只有60%左右。也因此,所谓的6尺安全距离,更多的是适用于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对于室内环境,6尺的安全距离并不安全。国内以前做过流调有一个案例,餐厅一起吃饭的,一楼有一个确诊的,结果二楼感染了好几个。反而是给确诊病例近距离服务的服务生没被感染,因为他戴了KN95口罩。
二、华人最常用的蓝色平板口罩一般为3层设计。内外层材料,多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材料,纺粘无纺布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很有限,主要起机械支撑作用;中间层起到颗粒物过滤作用的为驻极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材料,该材料可以利用静电作用吸附颗粒物,从而大大提高过滤效率。口罩熔喷布过滤级别达不到标准通常是生产熔喷布过程中静电驻极工艺有问题,导致熔喷布静电吸附不达标。熔喷无纺布的结构很简单,就是像渔网一样的筛子的作用,熔喷无纺布的缝隙其实比病毒大很多,病毒大概是0.1微米,无纺布的间隙是1微米,甚至更大,光靠筛是筛不住的。它还得靠这些理论综合作用:
(1)惯性碰撞 : 大颗粒在直接撞上纤维。
(2)拦截作用: 中等颗粒被纤维黏住,雁过拔毛。
(2)布朗运动: 小颗粒被压抑的空间搞乱阵脚,一不小心被纤维抓住。
(4)然后是 静电吸附作用。
熔喷布之所以过滤效果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静电吸附,才能阻隔病毒。简易鉴别方法:
1.熔喷布遇到火会融化,而不会燃烧,纸遇到火会燃烧。
2.熔喷层有静电,你将熔喷层撕成一条条,会明显感觉有静电吸附效应,还可以将一条条的熔喷层吸附在不锈钢上。
3.有熔喷布的口罩可以吸附纸屑,没有的就不行。
讲到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同样是薄薄的一层,带熔喷布的口罩就是比普通棉质口罩好很多呢:一个是孔径小很多,第二个更关键的是通过驻极处理加上了静电。不幸的是,在各大政府要员的示范作用下,造型炫酷过滤能力形同虚设的棉质口罩成为本地人的首选,真是悲哀啊。
以上我说明了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可以说,如果室内环境每人都能够正确的佩戴合格的带熔喷层的三层口罩,这样的室内环境,病毒的存量并不会太高,即便这类口罩本身并没有气密性设计,也还是会有不错的保护效果的。
三、为什么KN95/N95口罩会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上面说到了,其实合格的带熔喷层的三层平板口罩,其本身的过滤效果已经不错了,可是为什么在气溶胶环境下实际的保护率还是只有KN95/N95口罩的1/6(10% VS 60%)呢?区别就在于KN95/N95口罩有气密性设计,与脸部贴合良好,泄漏较小,因此佩戴者吸入的空气大部分被过滤过,因而有更理想的防护效果。也因此提醒大家,KN95/N95口罩的优势是在于可以形成气密,所以选择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试戴,以贴合脸型泄漏小为好。一款无法贴合脸型或者是未能正确佩戴的KN95/N95口罩,其提供的防护能力,不会比普通的三层平板口罩好多少。
四、口罩的正确使用
由于熔喷层的静电吸附是口罩保持过滤能力的关键,而口罩在佩戴过程中,随着佩戴者大量呼出高含湿量的空气,熔喷层会逐渐变潮,静电会逐渐消失。失去了静电吸附能力的三层口罩,比普通棉质口罩就好不了太多了。因此,三层平板口罩,一般连续佩戴4小时左右就建议更换了。KN95/N95口罩其防护力一般可以保持20-30小时左右,所以如果能够做到正确消毒的话,可以考虑重复使用以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