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京沪买菜优劣论 -- 多伦多买菜又如何?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京沪买菜优劣论

上海的菜场是久矣夫不入的了,最近回沪尽人子之道,免不了“买、汰、烧”全武行都要上,于是体验到京沪买菜大有优劣可言。

先说买菜的地点与时间。上海的菜场,布点极多,无论新区旧区,住处左近都有菜场,格局虽有大小,货色却都齐全,而且大都六点多钟就开张了。品种既多,菜色碧绿,鱼虾灵动,分门别类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舒服。买菜者大抵各取一日所需,回家把菜放在水槽里泡上,鲜虾浸以作料,下班做饭时洗洗就可下锅。早上买菜的好处,一是不吃隔宿菜,菜蔬的味道大好;二是准备在先,下班回家可以很快做就,不至老少枵腹而待;三是事先浸泡,可以除去农药的残留,符合卫生要求。北京不同,菜场布局过稀,开门又迟,就是摆摊的小贩,也如衙门上班,不到八点以后是见不到影的,特别是新建小区,买菜更是难事一桩。如果家中都是上班、上学一族,只好下班回家路上捎回点菜,或一次买足,存贮冰箱,逐日取用。北京人,很难享受蔬菜的新鲜味。

再说卖菜的方法。上海的蔬菜送到菜场之前,已有一番“前处理”,初洗一过,无法食用的部分也已去掉。比如北京称之为木耳菜的,上海名之曰紫角叶,买菜时只取其叶,一张张盘龙般码在竹匾里,买回家中,几乎用不着再择,全可食用。北京则连根带杆,恨不得带成块的泥,一总捆上;回家择菜,弃去的比可吃的还多。毛豆,先前北京是见不到的,前些年总算有了,是连豆萁一起卖的,一大捆毛豆买回家去,萁梗便占了分量的五分之四。这两年进步了,知道把豆秧摘下来再卖,但除了连壳煮盐水毛豆外,要剥毛豆子,煞费时间,让人视为畏途。上海的菜贩空下来的时候,手不闲,剥出一碗碗的毛豆子,价钱稍高,但买者不少。这种蔬菜的“前处理”,在菜蔬运进城市时就已大致完成,方便了顾客,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城市垃圾的数量。假定北京有五百万人买菜吃,每人每天以一斤计,每斤蔬菜如果出四两垃圾,那就是二百万斤垃圾,运进运出,运量就是四百万斤——两千吨啊!菜杆、菜叶,就地处理,喂猪、肥田都可用,把它们当菜运进城里,再当垃圾运出城去,其间的得失利弊,实在是大有讲究的。

在上海卖菜的,人员大致以苏、皖、浙三省到城市谋生的农民为多,与北京并无二致。为什么在上海可以那样而在北京就竟然这样?其原因倒不必都怨到职能部门的管理意识上,我看有什么样的顾客,就有什么样的市场。

菜已是那样新鲜、嫩绿,但上海的顾客,挑拣得依然非常仔细,掐掐菜杆嫌老,看看颜色嫌不新鲜,不买;买虾的,有一两只死的也必要挑出而后已。经常听到菜贩子委屈的声音:“咯(这)还嫌老,依(你)要那能(怎样)才算嫩?”但上海的顾客不管这些,他们还是仔细地挑挑拣拣,直到满意为止。北京人常常看不惯上海人的这种精细,觉得几块钱的蔬菜,值不得这样较真儿——“有那工夫,干什么去不成!”但我想,正是这样挑剔的顾客,才逼着菜贩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豪爽的北京人,都是喜欢议大事的,不在乎这样小事儿,菜黄了,蔫了,一样大捆大捆往家拿,哪怕回去扔一半,也觉得是小事一桩。这样随便,这样容易对付的顾客,菜贩们自然乐得偷点懒,菜杆子、烂叶子也能卖钱,对他们决非坏事。树一般的菠菜,老得掐不动的空心菜,买者既不嫌弃,卖者何乐而不卖呢?市场是由需求造成的,北京人如果继续保持着那份豪爽——或者说那份大爷脾气,要想吃到上海人那样新鲜嫩绿的蔬菜,只怕是永远无望的了。挑剔的顾客或许显得小家子气,但正是这样的顾客在推动市场不断地改进。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市场的前进的动力。

回到北京,又对着原先的菜场。有了上海买菜的经验,恍惚觉得我不是在买菜,倒像是在采购青饲料了。(《北京晨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京沪买菜优劣论 -- 多伦多买菜又如何?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京沪买菜优劣论

    上海的菜场是久矣夫不入的了,最近回沪尽人子之道,免不了“买、汰、烧”全武行都要上,于是体验到京沪买菜大有优劣可言。

    先说买菜的地点与时间。上海的菜场,布点极多,无论新区旧区,住处左近都有菜场,格局虽有大小,货色却都齐全,而且大都六点多钟就开张了。品种既多,菜色碧绿,鱼虾灵动,分门别类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舒服。买菜者大抵各取一日所需,回家把菜放在水槽里泡上,鲜虾浸以作料,下班做饭时洗洗就可下锅。早上买菜的好处,一是不吃隔宿菜,菜蔬的味道大好;二是准备在先,下班回家可以很快做就,不至老少枵腹而待;三是事先浸泡,可以除去农药的残留,符合卫生要求。北京不同,菜场布局过稀,开门又迟,就是摆摊的小贩,也如衙门上班,不到八点以后是见不到影的,特别是新建小区,买菜更是难事一桩。如果家中都是上班、上学一族,只好下班回家路上捎回点菜,或一次买足,存贮冰箱,逐日取用。北京人,很难享受蔬菜的新鲜味。

    再说卖菜的方法。上海的蔬菜送到菜场之前,已有一番“前处理”,初洗一过,无法食用的部分也已去掉。比如北京称之为木耳菜的,上海名之曰紫角叶,买菜时只取其叶,一张张盘龙般码在竹匾里,买回家中,几乎用不着再择,全可食用。北京则连根带杆,恨不得带成块的泥,一总捆上;回家择菜,弃去的比可吃的还多。毛豆,先前北京是见不到的,前些年总算有了,是连豆萁一起卖的,一大捆毛豆买回家去,萁梗便占了分量的五分之四。这两年进步了,知道把豆秧摘下来再卖,但除了连壳煮盐水毛豆外,要剥毛豆子,煞费时间,让人视为畏途。上海的菜贩空下来的时候,手不闲,剥出一碗碗的毛豆子,价钱稍高,但买者不少。这种蔬菜的“前处理”,在菜蔬运进城市时就已大致完成,方便了顾客,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城市垃圾的数量。假定北京有五百万人买菜吃,每人每天以一斤计,每斤蔬菜如果出四两垃圾,那就是二百万斤垃圾,运进运出,运量就是四百万斤——两千吨啊!菜杆、菜叶,就地处理,喂猪、肥田都可用,把它们当菜运进城里,再当垃圾运出城去,其间的得失利弊,实在是大有讲究的。

    在上海卖菜的,人员大致以苏、皖、浙三省到城市谋生的农民为多,与北京并无二致。为什么在上海可以那样而在北京就竟然这样?其原因倒不必都怨到职能部门的管理意识上,我看有什么样的顾客,就有什么样的市场。

    菜已是那样新鲜、嫩绿,但上海的顾客,挑拣得依然非常仔细,掐掐菜杆嫌老,看看颜色嫌不新鲜,不买;买虾的,有一两只死的也必要挑出而后已。经常听到菜贩子委屈的声音:“咯(这)还嫌老,依(你)要那能(怎样)才算嫩?”但上海的顾客不管这些,他们还是仔细地挑挑拣拣,直到满意为止。北京人常常看不惯上海人的这种精细,觉得几块钱的蔬菜,值不得这样较真儿——“有那工夫,干什么去不成!”但我想,正是这样挑剔的顾客,才逼着菜贩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豪爽的北京人,都是喜欢议大事的,不在乎这样小事儿,菜黄了,蔫了,一样大捆大捆往家拿,哪怕回去扔一半,也觉得是小事一桩。这样随便,这样容易对付的顾客,菜贩们自然乐得偷点懒,菜杆子、烂叶子也能卖钱,对他们决非坏事。树一般的菠菜,老得掐不动的空心菜,买者既不嫌弃,卖者何乐而不卖呢?市场是由需求造成的,北京人如果继续保持着那份豪爽——或者说那份大爷脾气,要想吃到上海人那样新鲜嫩绿的蔬菜,只怕是永远无望的了。挑剔的顾客或许显得小家子气,但正是这样的顾客在推动市场不断地改进。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市场的前进的动力。

    回到北京,又对着原先的菜场。有了上海买菜的经验,恍惚觉得我不是在买菜,倒像是在采购青饲料了。(《北京晨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唉, 看看多伦多的大黄瓜, 怎么能跟北京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比亚
    • 上海人怎么那么有闲功夫? 早上起来一通忙乎
      • 就是没有闲工夫,才会买弄干净了的菜回来。武汉也这样啊!看相不好的菜都没有人买。丢的比吃的还多,谁耐烦去摘啊?!